財聯社11月29日訊(記者 張晨靜)“7萬件羽絨服含絨量為0”“羽絨服敢賣199賭的就是你不懂”,近期“羽絨騙局”頻上熱搜,羽絨服以次充好的背后除了上述商家缺乏誠信、擾亂市場秩序外,近一年來羽絨價格持續高企或許原因之一。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采訪獲悉,受市場需求推動,自去年11月起,羽絨價格出現快速上漲,各類鴨絨、鵝絨整體上漲30%-40%,并持續近一年時間,羽絨上游企業業績因此受益,量價齊升。近期羽絨價格已開始回落,業內人士預測將逐步回歸到正常區間。
羽絨價格持續高企
隨著冬季來臨,羽絨市場再度火熱。根據央視發布調查新聞,通過對南通部分電商公司暗訪發現,部分家紡市場將“飛絲”添加到羽絨制品里,甚至用“飛絲”代替羽絨。顯然不達標的填充物在保暖性能上大打折扣,除了羽絨服,假羽絨還會流向酒店、民宿等場所。
羽絨以次充好引發市場關注,199元買不到真羽絨服可能還與羽絨價格持續上漲近一年相關。
“今年羽絨行情確實比較少見,漲幅高且持續時間長久,在以前正常年份羽絨全年波動也就百分之十幾,今年上半年漲上去后就一直在高位盤整,居高不下。”華英農業(002321.SZ)高管日前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行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90%含量的鴨絨去年同期大致在40萬元/噸左右,今年最高都漲到55萬元/噸,整體漲幅接近40%。
鵝絨價格同樣上漲,根據羽絨金網數據,在平常2021-2022年份,一般不到800元/公斤,去年同期95%含量的白鵝絨近900元/公斤,在今年1月突破千元,7月份達到頂峰,超過1350元/公斤。
上述高管認為,羽絨價格大幅上漲更多是需求在拉動。“去年其實10月份左右價格僅是小幅上漲,我們理解還是全年正常波動,但在11-12月份突然大幅上漲,一方面原因在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極寒天氣頻繁擾動,另一方面因為占用較多資金,服裝廠一般不做羽絨庫存,但去年市場需求提升,短期服裝廠接了很多訂單,只能向上游進行采購,所以造成羽絨價格快速走高。”
羽絨供應主要來自鴨、鵝屠宰,根據出欄數據來看,水禽供應相對穩定。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對全國23個水禽主產省(市、區)水禽生產情況的調查統計,2023年全年商品肉鴨出欄 42.18億只,較2022年增長5.40%;商品鵝出欄5.15億只,較2022年增長10.04%。
Q4價格已開始回落
羽絨漲價“紅利”已傳導至相關A股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華英農業銷售羽絨產品3978.59噸,實現營業收入14.58億元,同比增長87.35%。第三季度單季整體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35.5%,整體實現凈利潤1485.4萬元,同比增長了480.3%。
華英農業表示,主要得益于下游羽絨制品普及率持續提升及大客戶訂單放量,公司前三季度羽絨業務產銷規模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帶動公司整體營收及利潤增長。
益客食品(301116.SZ)上半年羽絨銷量8626.06 噸,同比增長30.42%。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益客食品處獲悉,公司羽絨板塊銷量統計數據除白鴨絨外,還包含毛梗、毛片等副產品的銷量,副產品的銷量占比大且銷售價格低,羽絨整體銷量在公司占比較低。
二級市場上,“羽絨概念股”跟隨羽絨價格水漲船高。華英農業和益客食品都已結束多年持續下跌,股價震蕩上漲近5個月。
相較于三季度,當前羽絨價格已有一定回落。上述行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9月底還處在高位水平,10月起鵝絨和鴨絨都在往下走,現在基本上下跌百分之十幾,今年寒冷天氣來的較晚,服裝廠還在消化羽絨庫存,不排除寒潮來襲短期對價格有一定抬升影響,逐步還是會回歸正常。
市場監督方面,據最新消息,市場監管總局向河北省、江蘇省、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3地查處整治制售假冒偽劣羽絨制品問題實行掛牌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