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精醫療(688613.SH)官方信息顯示,公司委托生產的首批高性能仿生礦化膠原產品已于11月中旬成功投產并正式投入市場,這意味著奧精醫療新產線可以提供更多的高性能仿生礦化膠原產品,能夠滿足更多的臨床患者需求,為公司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奠定了基礎。
2024年以來,奧精醫療持續推進研發及產能擴張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從公司發布的信息來看,一季度公司完成原有車間部分產線的自動化升級;二季度新建創新研發中心投入使用;8月公司BonGold?人工骨修復材料獲得馬來西亞藥監局簽發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9月子公司濰坊奧精正式獲得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魯藥監械生產許20240086號);11月公司入選北京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知識產權能力提升計劃。
此次成功投產的新產線是奧精醫療全資子公司濰坊奧精第一期生產車間,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包括580平方米萬級潔凈車間生產線和855平方米配套庫房。新增產線在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和工藝驗證上也達到了國際標準,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仿生礦化膠原人工骨新增產線的獲批和投入使用,將成為奧精醫療承接市場增量、未來拓展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保障。
按照奧精醫療的發展規劃,濰坊奧精全部產能設計為200萬盒/年,是母公司目前年產能的2倍。
骨缺損修復材料在我國骨科臨床中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2023年我國骨修復材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6.9億元,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9.8%。而隨著人工骨修復材料的技術水平和臨床效果的持續提升,同種異體骨用量逐漸減少,人工骨修復材料的市場份額正進一步提高。
此外,國家集采加速了人工骨修復材料的市場滲透。2023年11月,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耗材集采開標,奧精醫療人工骨修復材料以330元/cm3的價格中選,年度采購需求量在全部人工骨企業中按包數計排名第一。借此集采機遇,奧精醫療產品得以加速進院。此前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的人工骨終端醫院數量接近1800家,較集采前大幅增長;且公司與超過800家優質經銷商建立起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
配合下游市場的快速擴容,公司也在加快新產能的擴張和投產。奧精醫療近期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成本同比增長超過40%,反映出面對臨床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做出了較為積極的全力響應。
隨著公司新增的人工骨產線投入使用,奧精醫療承接市場增量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為公司未來拓展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