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隨著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落幕,主動權益類基金在當季的調倉情況全盤呈現,寧德時代重新成為頭號重倉股成最大亮點。與此同時,一批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卻在牛市潮起時顯得岌岌可危,三季報揭露出產品響起清盤警報。
基金三季報顯示,天治基金旗下已經有兩只產品披露了產品的清盤隱患,它們分別是規模僅約為0.04億元的天治轉型升級和規模僅約為0.08億元的天治新消費。產品規模的不佳表現很大程度受到基金業績的拖累,截至10月30日收盤,天治轉型升級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為-18.44%,其在4120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4040位;天治新消費年內的凈值增長率為-27.60%,其在2283只同類基金中排在了第2274位。
天治轉型升級持倉電力、能源股付出代價
首先看天治轉型升級,現任的基金經理李申是該產品的第三任掌門,此前的兩任基金經理分別是胡耀文和TIANHUAN。而三人的高光時刻還是胡耀文時代,他所取得的任職總回報約為104.56%。不過第二任基金經理TIANHUAN就從山頂墜落,所取得的任職總回報約為-26.02%;而李申目前的任職總回報約為-46.98%,在三個人中業績最差。
具體看李申管理該基金的最新三季報,我們發現電力股在其中占據了多數席位,其中包括了中國核電、華能水電、長江電力、黔源電力、國電電力、浙能電力和國投電力等,而它們更多是上一季度所留下來的標的。
不過,這些資源股標的雖然目前年內仍然呈現正收益,但是在近三個月表現卻較為慘淡,不僅全線悉數下跌,而且多數股票下跌超過了10%,其中表現最差的是華能水電,最新年內的跌幅接近了16%。
從近乎一邊倒的重倉股行業屬性看,天治轉型升級似乎在實戰中與基金契約要求背道而馳。從基金的投資目標來看,其主要投資于轉型升級主題相關股票,通過精選個股和嚴格的風險控制,力爭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來看,該基金設定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后)*20%”。
而從對應標的來看,產品在實戰中風格明顯漂移。基金經理也解釋了漂移的原因:“本季度組合聚焦在電力及公用事業等穩定類資產。‘十四五’陸續推進的電力體制改革成果,在今年的經營環境中開始陸續體現,但是新的矛盾也在逐步浮現,這給了市場后續存在進一步電力體制改革的想象空間;今年以來,用電量增速顯著高于GDP增速,這與經濟結構轉型有重大關系,隨著電力需求的進一步提升,電價有望進一步上行,伴隨容量電價、輔助服務及市場化電價等以及列電力體制改革,整個電力及公用事業板塊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催化。”
從清盤預警來看,“本報告期內,本基金存在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該情況自2019年10月14日起出現。基金管理人已向監管部門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2019年到現在已經過了多年,該基金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不死鳥”。
天治新消費押寶農業股也失敗
對比天治轉型升級青睞電力股,另一只規模岌岌可危的公司主動權益類基金—天治新消費,同樣也是處于規模危險的境地之中:截至9月30日,該基金的最新規模僅僅約為0.08億元。同樣受累于業績,該基金的最新年化收益僅約為-1.08%,在142只同類基金中排倒數第五。
從該產品的基金經理來看,現任的基金經理梁莉是第四任基金經理,同時也是任職總回報最差的一位,目前這一數值已經下跌超過了60%。從公開的簡歷來看,她于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東北證券上海研究咨詢分公司任研究員。2015年7月加入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發展部研究員、專戶投資部投資經理,現任研究發展部研究員,并沒有在農業領域顯示過多造詣。
不過,從最新的基金三季報來看,該基金所重倉的神農集團、東瑞股份、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圣農發展、唐人神、新希望、天康生物、巨星農牧和新五豐,都跟農業畜牧賽道有關,這樣的思路已經執行了三個季度。再早前的去年四季度,當時的主線是“喝酒”、醫藥和家居。
對于青睞農業股的原因,基金經理表示:“三季度,本基金重點圍繞生豬養殖板塊做重點布局。從基本面看,四季度生豬供給雖然環比三季度增加,但隨著旺季來臨,腌臘季節、春節旺季需求的增加能夠對豬價做有效支撐,預計四季度生豬均價偏強運行。”
實際效果來看,天治新消費的押寶目前來自也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