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23日訊(記者 閆軍)東方財富證券深夜出手,以20億元重新定義了公募“自購”。
西藏東財基金10月22日晚間公告稱,東方財富將擬計劃不超過20億元增持公司旗下ETF、股票型指數基金以及偏股混合基金。
20億元增持,盡管是來自股東方,依然創下了公募行業單次公告的自購紀錄。不少投資者深夜留言評價:“大利好!”“20億帶著證券起飛”。
為何如此大手筆自購?業內猜測,盡管公告擬投資三類權益基金,東方財富或為響應監管要求,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支持旗下基金公司指數業務發展。
來自股東方的潑天富貴
西藏東財基金公告顯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公司全資控股股東東方財富證券擬投資公司旗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股票型指數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
按照慣例,即便公告自購金額為不超過20億元,并未明確自購期限等細節,但市場默認預期依然是20億,這也將創造公募基金單次公告的自購紀錄。
公開資料顯示,西藏東財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6日,為東方財富證券全資控股子公司。截至今年二季度,以年報口徑,西藏東財基金管理規模為57.17億元,非貨排名137位,其中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合計53.08億元。未來,如果20億自購到位,公司權益基金增幅就能達到38%。管理規模排名能夠上升10名。
從產品類型上,西藏東財旗下共有47只基金,其中指數型與非貨ETF為37只,被動指數類為主。鑒于ETF規模是及時更新,西藏東財股票型基金最新規模已經達到87.68億元。寬基方面,布局上證50指數、中證500ETF、創業板指數以及今年新發了東財滬深300ETF等,而行業主題指數更多,涵蓋新能源車、證券、醫藥、芯片產業、通信技術以及滬港深互聯網等領域。此外,西藏東財旗下還有多只指數增強產品。
從產品布局不難看出,未來東方財富20億自購將主要投向被動產品中。而有了股東資金的加持,西藏東財基金在中小基金中發展優勢更為明顯。
年內公募自購非貨基金規模達到27億
近年來,市場震蕩。公募基金公司多次出手自購彰顯信心。今年以來,自購也從未間斷。
年初光明旗下睿遠基金宣布再次投入1億元固有資金購買旗下權益類基金;華夏、國金基金旗下均有基金經理出手自購;到年中南方、天弘、東方資管以及外商路博邁、中小公募朱雀頻頻出手,再到近期中證A500ETF再次掀起自購小高潮。
中證A500ETF的自購比拼從首募階段開始,包括嘉實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分別自購旗下了2億、1738萬元,到了10月15日上市,南方運用固有資金5000萬元投資旗下權益基金南方中證A500ETF,招商基金也表示自購5000萬,均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多家基金公司在自購公告中表示,后續將繼續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權益基金。
今年發行市場冷淡,采用發起式成立基金現象增多,也增加了基金自購的次數。Wind數據顯示,年內共有127家基金公司出手5753次自購。
從凈申購產品類型來看,非貨基金方面,基金公司合計凈申購近27億,其中,股票型凈申購16.7億元,另類投資、QDII、FOF以及REITs均獲得公募基金公司凈申購。不過,全市場年內公募自購呈現凈贖回狀態,約10億,這其中主要贖回類型為貨幣型,被公募基金贖回了36.77億元。此外,主動權益為主的混合基金也被公募基金贖回了2.3億。
在業內看來,基金公司或股東方自購傳遞了對未來市場的行情樂觀的態度。一般而言,自購也多是發生在市場底部價值區域,未來盈利可能性較大。同時表明機構與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態度。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公募自購也未必一定能賺錢,多數機構只會公告申購,并不會告知投資者贖回時間,因此,投資者需要理性對待機構自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