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18日訊(編輯 瀟湘)雖然眼下人們還無法確定美聯儲今晚究竟將降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但無論降息幅度如何,美聯儲寬松周期的開啟,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之事。而且可以預見到的是,這一次的寬松周期,美聯儲邁出的步子很可能并不會小:
LSEG的數據顯示,市場交易員目前預計,到2025年底美聯儲將累計降息約250個基點。
那么,隨著美聯儲又一次站在了重大貨幣政策轉向的“十字路口”,從歷史上看,美聯儲降息究竟會對股市、債市以及匯市的走勢,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對此,多組歷史統計顯示,在美聯儲正式啟動降息周期后,美股、美債和美元的表現可能主要取決于一個因素:美國經濟的健康狀況。
Evercore ISI回溯至1970年的行情統計就顯示,如果美國經濟遭遇衰退期,標普500指數在寬松周期首次降息后的六個月內平均會下跌4%。相比之下,當美聯儲在非衰退時期降息時,標普500指數在六個月內則能平均上漲14%。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聯席首席投資官Keith Lerner表示,“如果經濟陷入衰退,降息的支撐作用,將不足以抵消企業利潤的下滑以及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市場信心的缺乏。”
此外,在債匯市場方面,美債在處于經濟衰退的降息周期里往往表現較好,因為投資者將更為渴望避險資產美債所能帶來的安全性。而美元在經濟衰退期間的漲幅往往較小,盡管其表現可能取決于美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相比的表現……
美股
通常而言,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會負責判斷美國經濟是否陷入衰退,不過其判斷結果會有滯后性。而目前,雖然一些預警指標開始閃爍“紅光”,但經濟學家們幾乎還沒有看到美國正在經歷衰退的任何證據。
如果這一情況持續下去,對美股當前的反彈將是個好兆頭。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高級市場分析師James Reill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根據之前的寬松周期,我們對美聯儲將大幅降息且美國經濟不會出現衰退的預期,與美股能迎來強勁回報的統計表現相吻合。”
當然,近幾周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其實曾導致資產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跡象一度引發了標普500指數的大幅波動,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則更是反映在了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中——布倫特原油的交易價格目前已接近2021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人們對于美國經濟增速接下來究竟是將僅僅回落至長期趨勢,還是將凸顯出更嚴重放緩跡象的猜疑,其實也是利率期貨市場近來在降息25個基點或50個基點的預期間“來回橫跳”的主要原因。
下圖顯示了自1987年以來,美聯儲歷次寬松周期中“首度”降息后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該統計將美聯儲降息分為了三類,分別是基于利率“正常化”需要下的降息、因市場“恐慌”而進行的降息(如黑色星期一)、以及經濟衰退背景下的降息:
不難看到,經濟狀況對于投資者衡量美股的長期表現很重要。根據Carson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的研究,在經濟衰退期間進行首次降息的一年后,標普500指數平均下跌了近12%。而作為對比,在非經濟衰退時期,當降息是為了利率“正常化”需要時,降息后一年內美股平均能上漲13%。
道富環球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Arone表示,整件事的關鍵就在于經濟能否避免衰退。
當然,如果我們不那么仔細區分經濟衰退與否,從整體來看,標普500指數在首次降息后的一年內平均能上漲6.6%。不過,這可能并不算是什么特別優異的“成績單”——這一表現比1970年以來的年回報均值低了約一個百分點。
在具體板塊方面,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中,必需消費品和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在降息后一年的平均表現最好——漲幅能達到14%左右,緊隨其后的事醫療保健行業(12%)和科技行業(近8%)。
被視為對經濟好轉跡象高度敏感的小盤股也往往表現出色——羅素2000指數在首度降息后的一年內平均上漲了7.4%。
美債
當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始時,美債一直是頗受投資者青睞的投資選項之一。不過當前,美國國債在降息前其實就已經出現了大幅反彈,這令一些投資者認為,除非經濟出現衰退,否則美債多頭已不太可能進一步大幅擴大勝果。
眾所周知,國債收益率與債券價格走勢成反比,當美聯儲放寬貨幣政策時,美債收益率往往會隨利率下降而走低。美債長年身負的避險聲譽,也使其往往能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成為熱門投資對象。
因而,經濟前景的好壞,對美債走勢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花旗策略師發現,彭博美國國債指數在首次降息后12個月的回報率中值能達到6.9%,但在經濟實現“軟著陸 ”的情況下只有2.3%。
花旗宏觀和資產配置策略全球主管Dirk Willer表示,如果沒有出現所謂的經濟硬著陸——迫使美聯儲比預期更進一步大幅降息,那么美債的進一步漲幅可能就將不是那么肯定了。Willer指出,“如果經濟遭遇硬著陸,會有很多資金涌入債市。而如果是軟著陸,情況就真的有點不太明朗了。”
而除了經濟表現外,盡早買入可能也是關鍵。CreditSights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0次降息周期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首次降息后的一個月平均下跌了9個基點,而在首次降息后的一年后則將攀升59個基點——因為投資者此時已開始為經濟復蘇進行定價了。
美元
美聯儲降息會如何影響美元?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經濟和其他央行的行動,是決定美元在美聯儲寬松周期如何反應的兩大重要因素。
先來看經濟因素。經濟衰退往往需要美聯儲實行更大幅度的降息,而利率下降會削弱美元對尋求收益的投資者的吸引力。
高盛對過去10次美聯儲降息周期的分析顯示,在經濟未陷入衰退的情況下,首次降息一年后美元兌一籃子貿易加權貨幣的匯率中值上漲了7.7%。相比之下,當美國經濟處于衰退期時,美元在同一時期的漲幅則僅為1.8%。
與此同時,根據高盛的另一項分析,當美國與多家非美央行同時降息時,美元的表現往往優于其他貨幣。而當美聯儲與相對較少的非美銀行同時降息時,美元往往表現較弱。
目前,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也都在降息。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強弱的ICE美元指數自6月下旬以來已持續走弱,但在過去三年中仍上漲了約9%。
蒙特利爾銀行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Yung-Yu Ma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長仍然比大多數國家要好一點。即使美元(過去幾年)大幅走強,我們也不會預期美元會出現明顯走軟。”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則對此并不認為。該行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乏力,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我們認為,在潛在的衰退風險下,美聯儲可能會比其他央行降息更多,從而進一步削弱(美元的)收益率優勢,使美元變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