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0日訊(記者 武鑫)網約車與巡游出租車的矛盾又一次占據了輿論焦點:日前,一則網傳文件截圖顯示,武漢本地巡游出租車公司稱,由于網約車盛行,巡游出租車司機難以養(yǎng)家糊口,從而被迫退出。該文件更將矛頭直指蘿卜快跑,稱其是“試運營”,不應“滿大街接單”。
多位武漢當地出租車司機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因網約車投放量越來越多,巡游出租車難以接到單,出車10小時的流水甚至只有之前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幾天結束的WAIC2024上,蘿卜快跑剛剛宣布今年實現武漢“全覆蓋”的計劃。
的哥吐槽“流水大降” 矛頭指向自動駕駛出租車
這則名為“巡游出租車已到死亡邊緣”的網傳文件,落款單位為“武漢市建設汽車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客運)”,落款日期為6月20日。文中提及,從4月份以來,該單位已停運4臺巡游出租車,且還有蔓延的趨勢;“無人駕駛網約車盛行……許多巡游出租車養(yǎng)家糊口困難,被逼退出這個行業(yè)。”此外,其還將矛頭指向蘿卜快跑,稱蘿卜快跑是“試運營”,“應該控制在一個區(qū)間”,不能“滿大街接單”。
網傳文件
今日下午,財聯社記者撥通了一個從天眼查上查詢到的建設客運聯系電話。對方并未否認是建設客運的工作人員,但當問及上述文件時,該人士則表示,“事件敏感,不便回應。”
武漢大通汽車出租有限公司的司機夏先生向財聯社記者透露,“投放量多的地方我們幾乎接不到客人了!”他表示,“在經開區(qū)、東西湖區(qū)這些(Robotaxi)投放數量多的城區(qū),幾乎都要放空出來,回到投放少的主城區(qū),訂單才會變多。”
此外,多位武漢的網約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都向記者反饋,日訂單量和流水都有減少。出租車司機李師傅告訴財聯社記者,“早上5點半出車,傍晚5點半收車,期間10個小時的流水,從以前的400多元變成了300元,甚至200元。”
受此影響,退車的出租車司機數量開始變多。夏先生說,他所在的公司估計已有10%-15%的司機申請退車,并且這個數字還將只增不減。他還告訴記者,退車要提前3個月申請,整個流程至少需要90天,因此后續(xù)完成退車的人數會更多。
網約車與巡游出租車的“矛盾”由來已久,但隨著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局面就變得更復雜了。此外還有媒體報道,近日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接頭與行人相撞,引發(fā)高度關注。
媒體報道還顯示,在長江網武漢市民留言板上,也有市民透露,蘿卜快跑Robotaxi車輛會出現在綠燈狀態(tài)下停滯不前、紅燈時沖入路口中央、轉彎時卡頓不動等情況,并引發(fā)交通擁堵現象,對市民出行造成干擾。
低價策略“擾動”出行市場 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難一蹴而就
值得注意的是,WAIC2024期間財聯社記者從蘿卜快跑展臺獲悉,其今年將實現武漢全城覆蓋,并計劃投入1000輛新一代量產無人車在武漢實現7x24小時全無人運營。此外,截至4月19日,蘿卜快跑累計服務超過600萬次,測試里程超過1億公里。
而蘿卜快跑官方客服則對記者表示,目前,蘿卜快跑在武漢基本可以實現24小時全無人運營,但不同乘車點略有差異。對于在武漢的具體投入數量,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長江日報此前報道稱,2023年,武漢示范區(qū)擁有常態(tài)化運行自動駕駛車輛(含自動駕駛出租車和無人巴士)近500輛,全年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73.2萬單,服務90萬人次。此外,截至2023年底,武漢示范區(qū)擁有常態(tài)化運行自動駕駛車輛491輛,其中九成以上車輛在武漢經開區(qū)和東西湖區(qū)運行。
從占比來看,武漢市目前常態(tài)化運營的Robotaxi并不算多,他們是如何對現有的出行市場造成影響的?李師傅告訴記者,“從乘客的體驗感來說,它的公里價相當低,1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花?七八?塊錢就可以坐,但車速不是很快。如果著急,可能會耽誤點時間。”
為驗證前述說法,在今日19時,財聯社記者以北京亦莊科創(chuàng)家園東1門為起點,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東門為終點,分別嘗試在蘿卜快跑和滴滴出行兩平臺打車。11余公里的路程,蘿卜快跑的優(yōu)惠后的價格約為18.12元,而滴滴平臺的特惠快車價格則在27.13元左右,滴滴快車收費在35元左右。
在相同時段、相同距離下,蘿卜快跑的收費確實便宜不少。
知名戰(zhàn)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chuàng)始人詹軍豪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Robotaxi以更經濟的價格為乘客提供了新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傳統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客源,但這種競爭也會促使傳統行業(yè)自我革新。
“未來Robotaxi與傳統網約車、出租車之間的界限可能會越來越模糊。它們可能會形成互補關系,乘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算,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詹軍豪認為。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蘿卜快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多家Robotaxi廠商,均曾通過發(fā)放優(yōu)惠券等形式,引導用戶消費。文遠知行相關人士此前也告訴財聯社記者,“相比于傳統打車出行,短途價格差異不大,要讓乘客盡量少地感受到消費差異,同時要考慮商業(yè)競爭力,長途方面競爭力較強。”
但擁有價格優(yōu)勢,就意味著Robotaxi解決了商業(yè)化過程中的問題嗎?詹軍豪認為,“雖然Robotaxi具有收費優(yōu)勢,能為其商業(yè)化提供有力支持,但并不足以確保其商業(yè)路徑一帆風順。在價格之外,Robotaxi還需要面對技術成熟度、法規(guī)環(huán)境、市場認知、用戶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