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人工智能正炙手可熱——這種“熱”,你甚至可以從字面的體感上理解…… ②AI的爆炸式增長,在導致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飆升的同時,也產生大量不必要的熱量。 ③而眼下,這正為提供服務器冷卻系統的公司帶來了機遇。
財聯社5月29日訊(編輯 瀟湘)人工智能正炙手可熱——這種“熱”,你甚至可以從字面的體感上理解……
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增長,在導致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飆升的同時,也產生大量不必要的熱量。而在眼下,這正為提供服務器冷卻系統的公司帶來了機遇。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從2022年到2026年,美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預計將增長約30%,達到260太瓦時。這約占美國總電力需求的6%——足夠2400萬戶美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而大部分能量將以熱能的形式散失,這意味著對冷卻系統的需求會更高。
眾人拾柴火焰高,總部位于俄亥俄州的Vertiv控股公司,目前顯然正成為被推上這一“風口”的領漲企業。該公司為數據中心生產電源和冷卻設備。
行情數據顯示,自2022年底以來,Vertiv股價已飆升了近700%。該公司上一季度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了60%。截至3月底,訂單積壓達到創紀錄的63億美元。該公司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數據中心的熱管理。
事實上,如下圖所示,即便是把Vertiv放在一系列以英偉達為中心的不同美股AI領域概念股中進行比較,Vertiv年內的漲幅都足可穩居前三甲。“熱管理/冷卻”題材,相較其他一系列AI概念股,都似乎不遜色。
(不同題材AI概念股2024年漲幅對比,數據截止至上周英偉達發布財報時)
AI“最熱”賽道是如何讓它“冷下來”?
目前,大多數全球數據中心都使用風扇進行空氣循環以降低溫度。但如今功率越來越大的芯片,正使這種風冷系統達到了其所能實現的散熱極限。
克服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在服務器中通過管道運行液體冷卻劑來吸收熱量。液體的熱容量更大,傳熱更快。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水要比空氣多吸收3000多倍的熱量。更高效的冷卻系統還能讓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更為緊密地排列在一起。
高盛日前就預計,服務器冷卻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41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106億美元。
根據該行的預測,在這一市場中,液冷將變得更加流行,2026年其在人工智能服務器中的滲透率將達到57%,而今年僅為 23%。這將為冷卻系統供應商帶來更高的利潤,因為這些系統的設計更為復雜。
摩根大通也指出,考慮到打造液冷系統的復雜性,液體冷卻系統的成本是空氣冷卻系統的三到四倍,這會為冷卻系統供應商帶來更高利潤。
事實上,與總部位于美國的Vertiv公司一樣,不少亞洲冷卻系統零部件制造商的股價近來也正一路飆升。
自2022年底以來,中國臺灣散熱器制造商AVC的股價已上漲了600%,另一家散熱器制造商雙鴻科技(Auras Technology)同期也上漲了510%。兩家公司目前都在提高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根據FactSet的數據,包括AVC及雙鴻科技等冷卻系統供應商的預期市盈率目前已高達40倍,而在AI熱潮之前,這一數字還不到20倍。
當然,一些業內人士眼下也提醒,對于一個未來難以預測的新興產業來說,當前冷卻系統供應商高漲的股價,可能已經為未來的增長潛力進行了定價,甚至有所透支。在AI淘金熱中,早早投資于“賣鏟人”固然可行,但投資者仍需要保持冷靜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