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工信部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②美國監管部門日前發布IRA中清潔能源汽車條款的最終規則,券商指出,相比此前市場最悲觀預期,中國產業鏈出海路徑好于預期。 ③從Q1盈利能力邊際變化來看,分析師稱鋰電板塊整體呈現盈利見底企穩趨勢。
《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今日,鋰電池等新能源賽道股集體反彈,截至收盤,天力鋰能、金楊股份、合縱科技20CM漲停,天宏鋰電、翔豐華、當升科技漲超11%,萬里股份、豐元股份、科力遠、湘潭電化、時代萬恒漲停,星云股份、芳源股份、容百科技等跟漲。
消息面上,工信部5月8日公開征求對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及公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提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東莞證券今日報告指出,本次修訂稿注重企業技術創新,對鋰電及四大主材的產品性能要求全面提升。在當前鋰電池行業產能過剩背景下,有助于加快落后產能出清,防止低價無序競爭,有利于擁有技術優勢和優質產能的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提升和盈利修復;且修訂稿注重產品質量和低碳環保,為企業出海做積極鋪墊,有利于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海外政策端,當地時間5月3日,美國財政部和國稅局發布《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中清潔能源汽車條款的最終規則,其中新增“不可追溯的電池材料”定義并針對其設置緩沖期,并進一步明確FEOC限制范圍。
華泰證券指出,更新后法案對電池的產地要求有所放寬,給鋰電產業鏈本土化提供了更長的緩沖時間和更多的途徑。相比此前市場的最悲觀預期,中國產業鏈出海的路徑好于預期,且獲得了一定的北美市場本土化建設窗口期,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預期有所升溫。
在過去的2023年內,鋰電領域整體處于下行周期,行業競爭加劇、盈利承壓,板塊個股股價與業績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而近日A股財報披露期落下帷幕,鋰電行業廠商已盡數交出答卷。
光大證券5月8日報告認為,今年一季度鋰電產業鏈格局好的環節盈利穩定,鋰電材料盈利見底企穩,有望復蘇。受碳酸鋰等上游資源價格下降、競爭加劇和去庫,上游資源、中游材料環節盈利能力下滑,周期性強的環節尤為明顯。電池環節受益于鋰價回落,毛利率逆勢提升。格局好的結構件、三元前驅體環節盈利能力穩定。另外,從一季度盈利能力的邊際變化來看,多數中游環節盈利能力波動收窄、企穩回升,磷酸鐵鋰、電解液、負極等環節環比拐點回升,板塊整體呈現出盈利見底企穩的趨勢。
展望2024年,甬興證券5月9日表示,看好鋰電板塊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
1)各環節龍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德方納米、湖南裕能、容百科技、當升科技、中偉股份、璞泰來、貝特瑞、尚太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質、天賜材料、新宙邦、科達利、震裕科技;
2)新技術新材料:信德新材、天奈科技、黑貓股份、壹石通;
3)固態電池相關:冠盛股份、上海洗霸、金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