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武漢2023年9月出臺了穩定樓市發展的“漢十條”,因此,本次新政又被稱為武漢新版“漢十條”。 ②分析師指出,武漢本次樓市新政策根據目前市場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在需求端和供給側同步發力,并在去年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優化提升,相關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
財聯社5月6日訊(記者 王海春)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背景下,武漢出臺了新的樓市扶持政策。
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今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完善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出臺強化住房公積金貸款、調整家庭首套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推行“賣舊買新”交易新模式、優化房地產開發企業“白名單”管理等十條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武漢2023年9月出臺了穩定樓市發展的“漢十條”,因此,本次新政又被稱為武漢新版“漢十條”。
武漢本次政策中,購房落戶相關舉措,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
通知提到,武漢將優化購房落戶手續,家庭在武漢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暫不具備辦理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證)條件的,可憑經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繳費憑證等合法穩定住所證明材料、個人辦證承諾,申請提前辦理轄區購房落戶手續。
就該項政策什么時候實施,需要提交哪些資料,武漢市房管局方面表示,公安部門正會同房管部門研究制定該項政策的實施細則、收件資料標準,預計將于5月份內實施。
事實上,武漢去年12月已對購房落戶進行過優化。據“平安武漢”微信公眾號消息,此前,非武漢市戶籍人員通過購買商品房落戶武漢,所購商品房需滿足相應面積和總價;2023年12月的新政策取消了相關條件限制,非武漢市戶籍人員在武漢購買自有產權房屋,只要房屋證載用途為住宅(集體土地自建房除外),即可申辦落戶。
“憑購房合同即可落戶,能解決子女對口入學問題,減少購房家庭的后顧之憂。‘15天無理由退房’等放心購措施,可以提振市場消費信心。“中指院華中分院分析師李國政表示。
此外,武漢本次優化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實行“認房不認首次貸”,階段性調整異地貸款使用條件,取消住房公積金貸款戶籍地和繳存地限制;而“階段性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政策,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武漢還調整了家庭首套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在武漢僅有一套住房且正掛牌出售的家庭,辦理新購一套個人商業性住房貸款時認定為首套住房。
同時,武漢還將推行“賣舊買新”交易新模式。2024年12月31日前,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6個月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或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后12個月內出售原自有住房的家庭,由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所在區財政部門對其出售原自有住房已繳納的增值稅按計稅價格的1%給予補助。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需求側,武漢還推出了力度不弱的購房消費券階段性支持措施。
據武漢市房管局公布的信息,2024年12月31日前,購買新城區、東湖高新區、經開(漢南)區、長江新區特定商品住房項目的家庭,可通過“安居鏈”平臺的“房展會專區”申請領取5-10萬元購房消費券,用于抵扣購房款。
據了解,武漢第一批參與使用購房消費券的商品住房項目共有103個,其中,東湖高新區21個、經開(漢南)區13個、長江新區14個、東西湖區15個、蔡甸區6個、江夏區10個、黃陂區22個、新洲區2個。
就購房消費券如何使用,武漢房管局方面介紹,購房人完成選房并與開發企業達成認購意向后,開發企業協助購房人在線鎖定房源,核銷購房消費券,并完成網簽手續,購房消費券直接抵扣房屋總價款。
“在需求端,武漢針對庫存較大的新城區推出購房消費券支持政策,疊加再次放寬商貸的首套房認定標準、公積金貸款實行‘認房不認首次貸’以及貸款額度最高上浮20%,都能直接降低買房人的購房成本。”李國政表示。
從市場表現來看,武漢新房市場仍處于深度調整階段。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4月武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55萬平方米,環比、同比分別下降3%、32%。今年1-4月,武漢新房成交171萬平方米,同比降61%。
去化方面,武漢今年4月新房去化率25%,雖然較3提升5個百分點,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分析師指出,武漢本次樓市新政策根據目前市場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在需求端和供給側同步發力,并在去年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優化提升,相關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
“武漢最新樓市新政策延續了相關優惠思路,通過以舊換新、租購并舉、盤活存量等措施,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消費積極性,這些舉措繼續加大剛需和改善性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提高市場交易活躍度。”李國政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