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善財經
最近,飛天茅臺的價格走勢,又一次了市場的焦點。
自今年2月份以來,飛天茅臺(53度/500ml)的原箱和散瓶批價同時出現了快速下滑的情況。原箱飛天從3000元一路跌到了最近的2790元,而散飛則更慘,直接從2710元跳水至了現在的2505元。
或許是受此影響,4月8日,中證白酒下跌4.13%,貴州茅臺一度跌超3%,而五糧液、瀘州老窖們的反應卻沒想到更大,分別下跌4.73%和6.37%……
一時之間,整個白酒資本市場哀聲一片。
不過有意思的是,相比資本市場的消極情緒,相當一部分茅臺經銷商們卻顯得頗為樂觀,甚至有經銷商們直言道:淡季下滑很正常,這就是一場“狼來了”的故事,就看誰被嚇跑了。
從資本市場到經銷商們、從外部視角到內部看法,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人不禁疑惑,難道這次茅臺酒價下跌真的只是一次常規操作?而比茅臺反應還要更大的五糧液、瀘州老窖,似乎就是那個被嚇到的“膽小鬼”?
五糧液、瀘州老窖們擔心的“狼”真的來了?
對于此次茅臺酒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還是短期的供需變化引起的。
一方面,傳統的春節旺季過后就是白酒消費淡季,淡季需求減少,白酒價格出現波動也實屬正常。
另一方面,對于此次飛天茅臺酒價的下跌,當前的主流觀點認為是375ml瓶的巽風茅臺酒開始放量所引起的。
從價格來看,巽風茅臺的每瓶成本是1498元,折合成一瓶500ml飛天茅臺相當于只需要花費1997.33元,比直接到市場上2600+元買一瓶飛天要便宜得多。而且據媒體消息,巽風酒第一批的投放量是20萬瓶,所以市場擔憂巽風會分流飛天茅臺的銷量和價盤。
但老實講,茅臺賺得是出廠價,渠道溢價本來就不是茅臺的利潤,只要零售端不跌破官方指導價的1499元,茅臺業績理論上就不會受影響。
當然,如果真的跌到了2000元以下,即便茅臺的業績無礙,但估值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畢竟在某種程度上,貴州茅臺的股價就是按照未來酒價翻倍或溢價估值的。現在茅臺能擁有近30倍的估值,可能就是因為大多數投資者相信未來茅臺會提價到2500甚至更高。
不過回到現實來看,茅臺酒是賣方市場,即便真的因為375ml的巽風茅臺影響到了正常的500ml飛天茅臺,那么其也可以通過調整產品投放量來規避風險,所以幾乎就不存在茅臺自亂陣腳,讓巽風撼動飛天茅臺價格體系的可能。
其實回顧過去,茅臺相似的大降價經歷還出現在2022年3月底,只不過彼時是i茅臺的上線,市場也認為線上渠道的放量會沖擊飛天的價盤,然后同樣是在淡季,同樣在高端白酒消費需求減少的背景下,飛天茅臺酒價出現了大跌。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茅臺很快就用實力向外界詮釋了什么叫做“白酒一哥”的風采……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飛天降價,茅臺不受影響,但不代表其他白酒玩家們不受影響。
一方面,由于茅臺作為白酒風向標,同時也是價格和估值錨點,所以只有茅臺漲價,后面的小弟們才有底氣漲價。
但現在飛天茅臺暫時的大降價,無疑會直接打亂從去年年底開始的本輪白酒行業漲價節奏,這對于以國窖1573為代表的、還未跟漲的高端白酒品牌來說,絕對不算是個好消息。
而且從市場來看,如果現在作為白酒龍頭的茅臺都保不住價格,那么不少已經價格倒掛的品牌所感受到的價格壓力也只會更大,首當其沖的就是白酒老二、老三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們,然后壓力層層傳導下來,死的就是更下層的次高端和中低端白酒品牌企業們,所以你說白酒板塊慌不慌?
總之,漲價的茅臺才是好茅臺,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于投資者們,同樣也適用于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同行們。
另一方面,i茅臺的上線,對彼時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們來說,是一場“狼來了”的市場恐嚇,那么此次的巽風茅臺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不,這一次“狼”可能真的來了。
要知道,高端白酒市場份額一直都是有限的,在當前的消費經濟背景下更是縮減的厲害。而在過去,由于茅臺短缺不放量,所以才給了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去整合更多茅臺溢出的高端市場機會。
也就是說,只要茅臺多賣出一部分,五糧液、瀘州老窖們的市場份額就真的會少一部分。
而現在,隨著1498元的巽風飛天茅臺放量一出,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人情面子上,同在千元價格帶上的第八代普五、國窖1573們的市場地位無疑就變得被動了起來。
可能原來宴請用五糧液的高端商務,現在用過去一瓶飛天茅臺的錢,搞兩瓶同酒質的375ml巽風茅臺來請客,這在面子不是更過得去嗎?
所以很明顯,巽風茅臺的放量上線,對茅臺或許不是個事兒,但卻可能給五糧液、瀘州老窖們帶來了比如千元價格帶沖擊,以及市場銷量的多種負面影響,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么茅臺酒價下滑,但五糧液們的股價跌得卻比正主茅臺都要多……
白酒信念動搖,五糧液,瀘州老窖們走到了危機邊緣?
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從去年瀘州老窖因低價而與京東鬧掰,到今年五糧液與拼多多的爭論,再到此次茅臺酒價的大跌,乍一看似乎是酒企和市場在強勢維護高位價盤。
但在高端白酒價格普遍倒掛、庫存堰塞湖遲遲得不到消化的客觀背景下,不少投資者們反而開始認為,這是頭部酒企在周期魔咒下,對白酒信念動搖的、色厲內荏的表現,新一輪白酒調整周期或將加速來臨……
老實講,白酒存在周期波動是一定的,而且發生前期還是極為隱蔽的。
畢竟,白酒與其他行業最大的區別是有著巨大的經銷商庫存。即便在宏觀經濟不景氣情況下,白酒廠家也依然可以像以往那樣壓貨經銷商(茅臺除外),所以即便周期已經來臨,但在消費端出現需求疲弱的初期,從各大白酒企業經營數據看,仍看不到整個行業的不景氣,營收和利潤表現只會持續增長。
直到經銷商庫存積壓到了一定程度后,且終端渠道白酒銷量開始下滑的時候,才會由此再向上傳遞,最后反應到廠商的業績層面。結果當周期全面出現的時候,可能就是已經打了無數投資者和經銷商們一個“山崩地裂”的時候。
其實據向善財經觀察,不管本輪的庫存泡沫究竟什么時候才會引發白酒價值破裂,現在也確實都到了投資者們注意的時候了。
從此前推出100ml茅臺到現在的375ml巽風茅臺來看,即便是強如茅臺,似乎也開始用非正裝的方式,提前為社會渠道庫存優化減負了。
為什么這么說?大家都知道,過去不少人買茅臺是沖著金融炒作或收藏去的,以至于社會渠道積壓了大量“金融茅臺”,但現在通過非正裝的方式,茅臺把這部分巽風茅臺變成了“消費茅臺”。
一瓶巽風茅臺活動原價1498元,現在在各大電商平臺上能查詢到的價格也多為1700元左右,整體溢價并不高,收藏價值一般,所以就有可能直接促成開瓶消費,并更加安全地維持利潤高增長。
不過,茅臺算是個白酒行業的異類,由于產能限制,即便行業庫存泡沫破裂,但恐怕也不會對其業績掀起太大的風浪,所以真正提前能窺見周期端倪的,其實是更正常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們。
對此,價格倒掛算是五糧液們市場承壓的一個典型表現。因為現在第八代普五和國窖1573們倒掛的已不只是1499元或1399元/瓶的官方指導價,而是經銷商拿貨價或出廠價。
據今日酒價數據,截止到今年4月11日,第八代普五52度/500ml的批價為960元,而同規格的國窖1573則為875元,均低于其對應的1019元和980元出廠價。
也就是說,拋開各種銷售補貼不談,現在瀘州老窖經銷商們基本是賣一瓶虧一瓶,最高甚至能虧到百元左右。
背后的原因不必多說,主要是庫存積壓惹的禍。
在這方面,雖然由于渠道壓貨的存在,外界很難準確獲知瀘州老窖們的庫存壓力,但居高不下的存貨規模也多少能窺見一二。
天眼查APP顯示,2022年底,瀘州老窖存貨是98.41億,23年一季度是101.50億,23年中報存貨是107.94億,到了23年三季度,存貨就已經連續猛增到了110.09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5.22%、27.65%、23.88%,以及22.63%。
事實上,或許是品牌保增長和渠道清庫存的壓力太過巨大,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有不少酒廠在強調開瓶率。就比如在2024經銷商大會上,瀘州老窖總經理林鋒就明確表示要把開瓶率作為核心考核指標。
除此之外,五糧液、山西汾酒、舍得也都有開瓶活動,用開瓶掃碼來拉動終端消費,這些無不從側面印證了現在白酒市場渠道庫存之高、消化之艱難和投資風險之沉重。
對其他消費品而言,賣不掉還可以選擇降價促銷。但偏偏對高端白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品牌有價才有市,有市才有量,所以要維護市場就必須挺價,哪怕價格倒掛明顯,品牌也要漲價,而不是降價。
在這方面,瀘州老窖和五糧液算是給行業做了兩種示范:
為了激發經銷商打款熱情,瀘州老窖去年搞了個“限時降價”,即把國窖1573原來的980元/瓶打款價,在一定時間內調低至930元/瓶,結果就被投資者們罵慘了,甚至還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劇烈騷動。
至于五糧液的第八代普五,雖然在今年年初頂著價格倒掛的壓力跟著茅臺漲了價,但相比茅臺出廠價平均20%的上調幅度,五糧液僅為5%左右,頗有種稍微意思一下的意味。
當然,如果五糧液們愿意暫緩業績增長的腳步,全力消化渠道庫存,那么也未嘗不可能放緩白酒周期的到來,但問題是,此前五糧液們在高增長時期選擇擴張的產能,卻有可能成為現在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五糧液設計產能為10.38萬噸,實際產能9.54萬噸,在建產能1.999萬噸。2022年,設計產能為14.16萬噸,實際產能為10.60萬噸,在建產能1.99萬噸。
瀘州老窖方面,2016年釀酒工程技改項目一期工程以及2019年二期工程投產后,新增優質基酒產量10萬噸。2022年智能釀造技改項目,新建8萬噸基酒產能。
如此看來,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以及現在終端價格的倒掛和消費市場疲軟,再加上渠道庫存和經銷商們的壓力山大,現在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們在內的白酒行業玩家們似乎都已經走到了懸崖邊緣。
那么白酒行業該如何破局,資本市場又會作何反應,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