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
財聯社1月23日訊,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經濟“成績單”表現如何?2024年具體工作怎么干?以下為財聯社總結的《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
一、2023年“成績單”
1、GDP增長5%,達4.72萬億元。
2、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5萬元,增長6.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4.5%。
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28.8萬輛,排名全球城市第一。
5、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1.6萬億,實際使用外資創歷史新高。
6、超100個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臨港,投資總額超1000億。
7、科創板功能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總市值位居全國首位。
8、重大工程投資超2250億,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萬億。
二、2023年“做了啥”?
1、新增65家跨國公司總部。
2、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2.4萬家。
3、累計布設物聯終端超過3.7億個、5G基站超過7.7萬個。
4、完成12.3萬平方米零星舊改,29.6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改造。
5、新增8.1萬套保租房,為新時代城市建設者提供1.1萬張床位。
6、為企業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1100億元。
三、2024年“新目標”
1、全市GDP增長5%左右。
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
3、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5%左右。
4、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四、2024年“怎么做”?
1、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3、拓展航運樞紐功能,加快建設海港、空港、郵輪港和航運集疏運體系,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項目。
4、大力促進文旅新消費,加快培育數字消費、服務消費等新熱點,鞏固擴大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重點領域消費。
5、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2300億元。開工建設20號線一期東段、上海示范區線東延伸等軌道交通線,加快建設崇明線、嘉閔線等軌道交通線,建成機場聯絡線、17號線西延伸等軌道交通線。
6、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上海推進外商投資全球伙伴計劃、外資研發中心提升計劃。
7、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
8、要制定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等方面重點合作事項落地。
9、五個新城將新建26所中小學、幼兒園 還有中山、新華等醫院的新城項目。
10、將聚力推動南北轉型發展。推動吳淞創新城、灣區科創城等重點轉型區域功能集聚、品質開發,推進樂高樂園度假區建設,推動高鐵寶山站等項目開工。
11、要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快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盤活集體資源資產。
12、發展生態經濟,提升生態品質,努力將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建設成為“零碳島”、“低碳島”和“負碳島”。
13、要辦好F1中國大獎賽、奧運會資格系列賽等國際賽事,創新舉辦上海帆船公開賽等自主品牌賽事。支持上海體育健兒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取得好成績。
14、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新建1萬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落實超低能耗建筑項目200萬平方米,淘汰落后產能450項。
15、要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300個惠民回收服務點,
16、要加快打造公園城市,推動世博文化公園南區開園,新建公園120座,推動30座城市公園24小時開放。
17、要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任務,持續推動“兩張網”迭代升級,基本形成數字政府體系框架,加快消除“數字鴻溝”。
18、要全面實施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加強政府采購全鏈條和公物倉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稅收征管改革。高質量完成第五次經濟普查。
19、要新增3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7000個社區托育托額。
20、要繼續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新增4000張養老床位、30個社區長者食堂,改建3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加大養老科技產品開發和應用。
21、將堅持租購并舉,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
22、要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