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從東數西算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算力資源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 ②近日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上莊)、上海算力交易平臺2.0、中國算力網(西部)調度平臺相繼發布。 ③跨地域、按需彈性調度有望持續賦能算力普惠,使算力成為水、電一樣隨取隨用的基礎資源。
《科創板日報》12月27日訊?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其中提出:
到2025年底,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初步成型。國家樞紐節點地區各類新增算力占全國新增算力的60%以上,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使用率顯著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ms時延城市算力網、5ms時延區域算力網、20ms時延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網在示范區域內初步實現;用戶使用各類算力的易用性明顯提高、成本明顯降低,國家樞紐節點間網絡傳輸費用大幅降低等。
國盛證券今日報告指出,一方面,《意見》明確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基建地位;另一方面,《意見》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并重點提及能耗管控、傳輸成本管控和安全性問題。
綜合來看,分析師認為,從“東數西算”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驗證了算力資源的重要性和地位在發展中不斷提升,成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全國算力網的建設將全面帶動算力調優、算力調度、光通信、液冷在國內的發展。
不僅如此,近日多地有多個算力相關平臺密集發布:
12月26日,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上莊)發布,一期500P(FP16 稠密)算力正式上線。該算力平臺由京能集團承建和運營,下一步目標是盡早實現以100%綠電運營,力爭2024年一季度上線二期1500P公共算力,并預留2000P以上的算力擴展空間。
12月20日,上海算力交易平臺2.0正式發布,12家企業現場被授牌接入平臺節點。
12月16日,中國算力網(西部)調度平臺發布,中國算力網西部運營中心正式成立。
不論是一體化算力網絡,還是公共算力平臺、算力交易平臺、算力網調度平臺,都與算力調優、算力調度緊密相關。
在如今的大模型時代下,智能算力需求大幅增長,以ChatGPT為代表的AI算法的持續突破及應用極大驅動算力需求。但我國算力存在著供需失衡、成本較高、魯棒性不足等問題,實現跨地域、按需彈性調度有望持續賦能算力普惠,使算力成為水、電一樣隨取隨用的基礎資源。
今年以來,國家超算互聯網、《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陸續出臺,皆提出探索算力協同調度機制。同時,地方也紛紛發文推動算力統籌調度進程。
東吳證券認為,算力調度未來或包含三種商業模式:1)基礎設施與算力平臺等一次性項目建設和后續運維。2)算力調度平臺運營抽成費用:算力調度運營方對接供需雙方,將算力利用起來,有望從中抽成。3)算力調度的其他生態費用:算力調度平臺不僅是提供算力的運營,未來有望進一步發展成為應用商店,客戶不但能夠購買算力,還能購買相關工具和應用,衍生類似App Store的生態費用。
據其測算,2025年合計可調度算力云市場規模約為8874億元,悲觀、中性和樂觀情況下,對應算力調度市場規模為444億元、710億元、887億元。
落實到具體產業鏈環節標的上:
算力調度平臺建設與運營中國家級平臺有中科曙光、三大運營商等;區域級平臺有云賽智聯、神州數碼、卓朗科技、廣電運通等。
算力調度基礎設施層建設廠商包括深桑達A、易華錄、三大運營商;算力調度平臺建設公司有思特奇、東方材料、青云科技等。
光連接公司則包括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光迅科技、德科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