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下午時分,多家媒體報道稱,榮耀內網發布公告,原CEO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
來源 | 連線Insight
作者 | 竇文雪
在榮耀最接近“榮耀”的時刻,圖源榮耀官網圖源趙明個人微博趙明,曾是榮耀的“靈魂”榮耀品牌升級公告,圖源榮耀官方微信公眾號圖源趙明個人微博沒有“照明”的榮耀,如何繼續前行?圖源榮耀官網圖源榮耀官方微博
很多人或許怎么也想不到,趙明會離開榮耀。
1月17日下午時分,多家媒體報道稱,榮耀內網發布公告,原CEO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
由于榮耀剛剛在兩天前,對“趙明已離職并帶走了一整個Magic 7團隊”的消息做了澄清。再加之彼時,趙明也尚未對此在社交平臺發表任何回應,因此市場中還存在著一些質疑的聲音。
但到了晚間,趙明先是在榮耀內網“家園”中發布了一則內部信,隨后又在自己的個人微博賬號中發表了一篇長文,正式告別榮耀,讓一切都塵埃落定。
趙明在微博發布長文,圖源趙明個人微博
也不怪此前很多人認為“榮耀換帥”是謠傳,趙明會選擇在這個時間提出辭職,實在不尋常。
半月前的2024年12月28日,榮耀剛剛官宣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彼時,還有知情人士表示,股改完成后,榮耀將適時啟動IPO流程。
時間再往前拉5天,榮耀剛剛發布了最新高端產品榮耀Magic7 RSR保時捷設計及影像技術,標志著榮耀再一次向高端化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說當前是榮耀發展的關鍵時期絕對不為過,趙明卻在此時離開,這并不像他的風格。
過去十年,趙明從沒缺席過榮耀的每一個關鍵時期。
該與華為切割的時候,他大刀闊斧,帶著團隊搬離華為的辦公室、不惜切斷此前的供應鏈;該拓展渠道時,他也不拖沓,用一個季度就把榮耀手機的市占率提升了8.5個百分點;要沖高端,他說干就干,布局折疊屏手機、入局AI手機賽道……
不管是榮耀人還是消費者,或許都已經習慣了榮耀與趙明的“綁定”,習慣了看著趙明帶著榮耀一路咬緊牙關,一步一步地越走越高、越走越遠。
但如今,榮耀眼看就要到達下一個目標——上市,趙明卻把指揮棒交給下一任CEO李健,放下了他的“榮耀”。
1
趙明選擇了離開
如果順著結果找原因,趙明的離開也有跡可循。
在發布離職長文之前,趙明的上一條微博停留在1月12日,他只是轉發了一條為榮耀Magic7影像宣傳的微博,轉發文案也很簡單,“極致、純粹之美”。
這是趙明在2025年發布的唯一一條微博。
而2025年對榮耀來說,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年份,趙明在社交平臺中的沉默,確實不尋常。
2024年12月底,榮耀接連發布兩則消息,分別指向榮耀兩大重要布局的突破性進展。
其一就是去年12月28日,榮耀發布公告,宣布股改已完成,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2月28日依法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榮耀距離上市更近了一步。
有知情人士也向財聯社證實了這一點,稱本次股份制改造涉及公司形式及名稱變更,不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
該人士還表示,股改完成后,榮耀將適時啟動IPO流程,進一步消息將在相應的過程中對外披露,為實現公司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榮耀將通過首發上市推動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另一則消息是在去年12月23日,榮耀發布了大王影像技術以及Magic7 RSR保時捷設計款。
其中,Magic7 RSR保時捷設計款定位高端機型,由榮耀和保時捷聯合設計,該款機型擁有獨特、有質感的設計,幾乎是榮耀近期技術成果的集大成者。
影像方面,Magic 7 RSR設置了一個5000萬像素的超級動態獵鷹主攝像頭,一個2億像素的超靈敏長焦攝像頭和一個5000萬像素的廣角攝像頭。
而蘋果當前最新款手機iPhone 16 Pro Max三個鏡頭的像素只有4800萬、4800萬和1200萬,榮耀可謂是在Magic 7 RSR的鏡頭上拉滿了參數。
榮耀也知道,單單拉高參數還不能更好地發揮這套影像硬件組合的效果,因此榮耀推出了一套新算法——大王影像,融合AI大模型算法,在抓拍、人像、超遠變焦三個方向給予針對性優化。
大王影像是目前為止,行業首個端云結合的AI移動影像大模型算法,它極有可能成為榮耀影像的代名詞,讓榮耀的特點進一步凸顯出來。
在影像上的AI技術也只是榮耀布局AI的冰山一角。兩個月前,榮耀在新機Magic7系列中,展示了公司布局AI手機的最新成果。
該系列手機搭載了榮耀自主研發的AI智能操作系統MagicOS 9.0——AI具身智能體YOYO,可以實現純AI視覺、無需生態適配的任務自主執行。
當時的趙明很開心,他在發布會現場用YOYO給全場觀眾點2000杯瑞幸咖啡。他認為,這不僅改變了“人理解手機”和“人找服務”的傳統模式,讓“手動駕駛”邁入“自動駕駛”時代。
除了能幫全場點咖啡,YOYO智能體還能根據當前屏幕內容,主動提供英文翻譯、文章摘要、日程創建等,實現多輪、多意圖、全屏意圖的主動理解與響應。
曾經的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努力希望擺脫華為的光環,成為獨特的榮耀。如今,上市在即、高端化初見成效、AI手機布局成功上機……榮耀距離“榮耀”時刻似乎已經不遠了。
2024年12月31日,趙明還曾在官微中為2024年作總結,他提到了新榮耀的四周年,提到了榮耀的理念“用自己的名字,去自己的遠方”,提到了堅定不移的AI戰略,提到了沖擊高端、布局海外、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趙明努力的方向發展。
但他卻在此時選擇離開。
在社交平臺中的討論中可以看到一種猜測,即榮耀股改完成后,股東話語權更高,讓趙明的處境有些被動。
這種猜測或與榮耀的另一則人事變動有關。2023年11月,深圳國資背景的吳暉接替萬飚出任公司的董事長,2024年9月,榮耀啟動股改后,萬飚又因個人原因辭職。
從榮耀當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其確實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據企查查顯示,榮耀的股東包括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國信資本、深圳春芽聯合科技、京東方科技等,涵蓋了地方國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央企運營商以及第三方資本等。
無論是何原因,趙明在帶領榮耀走上“獨立”之路后,兩者最終在2025年年初揮手告別,榮耀的未來里,趙明不再是主角。
2
在趙明的內部信中,寫著滿滿一頁的不舍。
他稱呼榮耀的同事為“兄弟姐妹們”,回憶著榮耀成長中的每一個“榮耀”,夸獎著榮耀人的優秀,訴說著自己的欣慰和榮幸。
“選擇放手和離開榮耀,是我人生當中做出的一個最艱難的決定。”
十年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經過深思熟慮,選定了趙明成為榮耀的第二任掌門人,那個時候,榮耀需要一個敢于在紅海中競爭,在關鍵時刻可以頂上去的人。
時間也證實了任正非的眼光,趙明就是那個在關鍵時刻一定可以頂得上去的人物,而且一“頂”就是十年。
2015年,剛剛上任的趙明就帶領榮耀手機達成了超4000萬臺的出貨量,實現年度整體銷售收入約60億美金,超額完成了余承東給他的KPI。
在互聯網手機市場震蕩最激烈的2016年,榮耀完成了對線下的布局,2017年底,榮耀在線上線下的銷售比例達到了“五五開”。
2018年12月26日,榮耀迎來了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榮耀宣布啟動重大品牌升級,品牌Logo中的中文“榮耀”字樣被去掉,英文從小寫的honor變為大寫的HONOR。
這是榮耀開啟全球策略的一個標志性動作。
趙明曾在接受包括《中國經濟周刊》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榮耀要做一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笨鳥’,會務實而專注飛向全球市場,榮耀絕不做等風的機會主義的飛行豬。”
這種“笨鳥”精神,更是在2020年以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華為忍痛割愛,剝離榮耀。趙明也下定決心將榮耀與華為車企切割,他斬釘截鐵地帶著團隊離開了華為的辦公室,甚至與華為曾經的供應鏈也劃清了界限。
供應鏈的重塑需要時間,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趙明只給了自己不到四個月時間。
2021年1月22日,從華為獨立后的新榮耀首次發布了新機——V40系列智能手機,新機搭載聯發科天璣1000+芯片。
且在發布會后,趙明在媒體采訪中透露,榮耀供應鏈已全面恢復,包括AMD、三星、微軟、MTK等在內的供應商都已經與榮耀完成了協議簽署。
一句“全面恢復”的背后,不知隱藏了多少趙明和榮耀扛下的“血雨腥風”。
供應鏈問題解決后,趙明繼續帶榮耀火力全開,將品牌的定位變成高端,新品層出不窮,產品的價格也開始一路飆升,從1000+直線上升至3000+、4000+甚至7000+。
榮耀獨立的第二年,品牌手機在國內的占有率飆升。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榮耀智能手機出貨量1400萬臺,市占率為17.3%,在當年第二季度,榮耀手機出貨量僅為690萬臺,市占率僅為8.8%。
在沖擊高端的路線上,趙明一直野心勃勃,“榮耀就是要改變高端市場蘋果一家獨大的狀態,且今年上半年所發布的榮耀Magic 4,就是一款可以與iPhone比肩的產品。”“市面上所發布的各款旗艦產品,沒有一款能讓我認可。”
趙明還是那個不服輸的趙明,就像任正非選擇他的原因一樣。
2022年,榮耀又向海外市場進發,趙明再度強調榮耀進入全球市場絕不是靠低價,要有戰略耐心打造全球性的高端品牌。
在2025年新年致辭中,趙明透露,榮耀(2024年)12月海外銷量占比已突破50%,并在多地實現規模化盈利,“真正成為一家國際化的企業。”
可以說,沒有趙明,就沒有今天的榮耀,十年來,榮耀的身上都有一股“趙明勁”,帶著榮耀披荊斬棘。
但打怪升級的路上每一步都不能踏錯,因此榮耀的每一步都十分辛苦。
趙明也在內部信中表達出了些許疲累。“過去10年很多榮耀小伙伴戲稱我為鋼鐵俠,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在體檢表上留下了一行行的各種超標,還有對父母、家人的愧疚,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我會調整、修復我不堪重負的身體,陪伴家人,讀讀書,完善自己。”
3
對于榮耀而言,在IPO前換帥,實在不算好消息,高管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的狀況,或將影響榮耀上市的進程。
截至目前,曾經更新官網新聞十分積極的榮耀,還沒有在官網發布趙明離職的信息,或許公司也深知,靈魂人物的離開,將給品牌帶來多大的影響。
企業想要成功上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更多資方看到榮耀未來的發展空間。可2024年,榮耀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開始出現下滑的跡象。
2023年第四季度,榮耀以16%的市場份額,位列國產手機陣營第一。然而,進入到2024年后,榮耀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出現下滑。
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榮耀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6%、15%、15%。2024年第四季度,榮耀已經掉出了前五,市場份額低于14%。
但與榮耀的失速相比,整個中國手機市場處于正增長的狀態。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全年出貨量達2.85億臺,出貨量同比增長4%。
有分析認為,這樣的情況或許是由于華為手機回歸中國市場的緣故,2024年的四個季度,華為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7%、15%、16%以及17%。
因此,當前的榮耀仍然不能在銷量上松懈。
除了老對手回歸、品牌的市場份額下滑,急待上市的榮耀還有很多事沒做。
榮耀想要成功上市,就需要穩住業績,想要穩住業績,就需要保證榮耀的銷量扛得住。但2025年的手機市場,競爭情況勢必更加激烈。
今年開年,蘋果就官宣了降價促銷;華為則要加強投入鴻蒙生態的布局;小米自15系列發布后,對高端市場的布局進一步加深了……
因此接下來,榮耀必須大力投入技術開發、不斷完善產品的性能、做出真正好用的AI手機,是榮耀必須走的路。
同時,榮耀曾經性價比的定位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想要真正實現高端化,還需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力,讓消費者將品牌與高端手機放在一起。
另外讓榮耀股東們頗為焦灼的一點是,榮耀的估值正在下滑。
據財新此前的報道,一名渠道商透露,深圳國資從華為手中收購榮耀時的價格,可能高達約2600億元。而根據一份榮耀pre-IPO融資計劃顯示,榮耀擬于2024年遞交材料申報創業板上市,pre-IPO估值定在2000億元。
這意味著,榮耀目前的估值相較此前從華為正式獨立時,已經出現了縮水。
此外,榮耀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消除趙明離任所帶來的影響。
其中一個最首要的影響就是,榮耀將失去一塊叫作“趙明”的“金字招牌”。
在短視頻高速發展的時代,趙明也和其他公司的創始人一樣,建立了與榮耀深度綁定的企業家IP。
今后,消費者們“再也看不到明哥的發布會了”,在社交平臺“趙明離職”的相關話題下,“我剛剛下單榮耀Magic7,結果明哥走了?”“希望明哥跳槽,還想買明哥的手機”等類似的評論也不在少數。
榮耀還能不能再建立一個新的企業家IP,脫離因趙明離任而使品牌影響力下滑的困境,也是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
這些壓力,都落在了趙明的接任者,新任CEO李健的身上。
資料顯示,李健于2021年加入榮耀,曾任副董事長、董事等職務,并長期擔任人力資源部總裁和榮耀管理團隊核心成員。
在加入榮耀之前,李健也曾是華為海外業務的一枚悍將,他從2001年加入華為,從尼日利亞產品經理做起,歷任華為西非地區總裁、東北歐地區總裁,歐洲片區總裁、美洲片區總裁、監事會成員等職位。
此前,李健還曾在華為被評為干部提拔的典型案例。華為內部報刊曾報道,在李健的帶領下,尼日利亞代表處的銷售業績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團隊把尼日利亞的市場規模做到了10億美元。
不管是加入榮耀前的履歷,還是管理團隊的風格和沖勁,李健似乎都和趙明有些相似,這種相似,或許能讓榮耀快速適應換帥的過渡期,繼續跑步向前。
但很明顯,李健身上的擔子,不比趙明的輕,未來他能帶榮耀走到何處,還需要他盡快給出答案。(本文頭圖來源于趙明個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