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3月1日),陳翊庭正式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至此,港交所正式迎來歷史以來首位女CEO。
內容來源 |?投資界
作者 |?周佳麗?
今天(3月1日),陳翊庭正式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至此,港交所正式迎來歷史以來首位女CEO。
現年54歲,陳翊庭出生于中國香港,擁有香港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及美國哈佛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律師出身,陳翊庭的職業生涯與港交所淵源頗深,她曾先后兩次進入港交所工作——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開招股交易部主管,2020年1月擔任港交所上市主管。
現在,她提前三個月上任,成為港交所史上第一位女掌門。
伴隨陳翊庭上任,港交所高級管理層也迎來新一輪換屆。新人新氣象,2024年港交所翻開嶄新一頁。
剛剛,港交所首位女CEO上任
這一幕提前了三個月。
2月9日,港交所公告稱,鑒于歐冠升決定加快管理層的接班進程,香港交易所董事會確認任命陳翊庭為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自2024年3月1日起生效,任期三年至2027年2月28日。這與原定的5月24日之接棒日期,提前了近3個月。
也許外界對陳翊庭還不太熟悉,但其實她的職業生涯幾乎圍繞著交易所,與港交所也有著緊密聯系。
現年54歲,陳翊庭出生在香港,在香港大學修得法學學士后,又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了法學碩士學位。90年代初學成歸來,律師出身的她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開啟了職業生涯。直到2007年,陳翊庭第一次任職于港交所。
根據公告,陳翊庭曾于2007年出任港交所上市科首次公開招股交易部主管。公開信息顯示,在任職期間,她曾領導約60人的團隊負責審查首次公開招股(IPO)申請和相關政策。在此工作三年后,陳翊庭于2010年離任轉而供職于達維律師事務所,擔任該律所的合伙人,負責過香港和亞洲的各行各業的客戶。
后來,陳翊庭還曾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稅務委員會委員及香港金融發展局董事會成員,被認為是時任港交所主席史美倫當年在香港金融發展局擔任主席期間的智囊之一。
再次回到老東家港交所是2020年。這年1月,陳翊庭重新回到港交所,擔任上市主管,負責處理上市職能,包括上市科戰略規劃、政策制定、市場咨詢,以及與監管機構和主要持份者合作等。此間,她也曾擔任香港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當然委員。
其實,早在2020年港交所前任行政總裁李小加宣布即將離任之時,陳翊庭就曾被認為是港交所CEO的熱門接班人。雖然后來并未入選,但在港交所發展的重要時刻,我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并于2023年2月升任港交所聯席營運總監,負責香港交易所業務的所有營運事宜。在這三年時間里,陳翊庭和港交所一起經歷了多項重要改革:
新增設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在2022年1月1日生效;
為科技公司上市專門放寬政策,即新特專科公司上市機制(18C),于2023年3月31日起生效,這一措施使得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也可來香港上市;
IPO結算周期縮短了三個交易日,即新股完成定價后由原來的“5個交易日才能上市”縮短至2天;
調高新股盈利測試要求、放寬第二上市制度等等。
現在,這位杰出女性正式接掌港交所。不同于上一任CEO歐冠升通過全球招聘,這一次陳翊庭的升任是通過港交所內部選拔。任期3年,陳翊庭成為港交所自2000年合并及上市以來第五任掌門,也是港交所歷史以來首位女性行政總裁。
與此同時,屆時她也成為港交所董事會的一員。這也意味著港交所董事會迎來了繼史美倫、張明明、周胡慕芳、梁颕宇之后的第5位女性董事。
有趣的是,工作之余,陳翊庭個人興趣是陶器和烹飪,她還熱衷于賽馬。香港賽馬會資料顯示,陳翊庭是馬會馬主,名下有一匹名為“超額認購(OVERSUBSCRIBED)”的賽馬。“超額認購”現年8歲,自2021年12月開始比賽以來,曾奪下5次冠軍、4次亞軍、7次季軍,累計總獎金達501萬港元。
在新掌門人陳翊庭的帶領下,港股市場會再現“超額認購”嗎?
新高管團隊同時亮相
女主席將退任
同樣在今天,港交所新高管團隊也正式亮相——
任命姚嘉仁為港交所副行政總裁,同時姚嘉仁也將繼續擔任港交所聯席營運總監。除此任命外,他還將繼續擔任港交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姚嘉仁現年54歲,在國際資本市場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他于2019年4月加入香港交易所。
任命劉碧茵為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同時劉碧茵也將繼續擔任香港交易所財務總監。現年51歲,劉碧茵在金融服務業擁有超過25年經驗。她于2015年10月加入港交所,現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財務總監。
備受關注的是,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將于今年4月集團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后退任。現年73歲,史美倫出生于上海,成長于香港,是港交所一位關鍵女性。
根據香港交易所官網披露,1991年至2000年間,史美倫曾任職香港證監會,并于1998年擔任其副主席一職。2001年1月,她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委任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為中國首位來自境外的副部級官員,直至2004年卸任后回港,曾歷任香港政府多個要職。
2018年,史美倫開始上任港交所主席。在任6年期間,她積極推動了港交所多項改革創新,如:積極優化港交所的籌融資功能,包括推出專為創新和特專科技公司及特別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的新機制、便利海外企業和中概股到港交所上市、深化和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完善港幣—人民幣雙幣證券產品交易機制等。種種舉措之間,史美倫也被市場稱為“是少有精通中港兩地金融市場的精英。”
轉眼6年屆滿,這位金融界“鐵娘子”即將退任。“我將在今年4月股東周年大會后,退任港交所主席一職,能獲委任并推動集團取得重要的戰略成果令我深感榮幸,尤其樂見港交所市場生態圈越見多元豐富,更孕育了不少業界精英。我們過去努力不懈推動市場發展并專注投入可持續發展的工作,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增加港交所作為社會重要持份者的正面影響力。”今年2月,史美倫公開表示。
誰將是港交所下任主席?
對于港交所下任主席候選人選,港交所董事會將在4月股東周年大會后召開董事會議,從董事會成員中任命一位主席。根據港府公布新委任名單,目前港交所6名董事會成員分別為陳健波、任景信、周胡慕芳、梁颕宇、唐家成和任志剛。
市場傳聞,現任董事會成員唐家成和任志剛被視為下任港交所主席大熱人選。唐家成為香港證監會前主席,任志剛則是香港金管局首任總裁和現任行政會議成員。顯然,答案很快將揭曉。
“不可低估香港的韌力”
“2023年是港交所格外繁忙的一年。”港交所在最新發布的《港交所2023年回顧》中這樣開篇。
這一年,港交所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即“18C”)亮相——2023年3月31日起,符合五大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即便無盈利、無收入,但在達到上市門檻后依然可以實現港股IPO,被業內稱為是“港股科創板”。而于VC/PE而言,無疑也是多了一種退出窗口和路徑。
彼時,陳翊庭談此表示,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新規正是香港上市改革的又一里程碑,支持更多科技公司的融資需求和創新理念,亦代表著香港市場擁抱未來發展趨勢的態度。
但是,2023年港股IPO略顯冷寂的一幕同樣擺在眼前。
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港股共有66家中企上市,同比下降10.8%,其中大多數是來自內地的企業。總融資金額約合人民幣387.69億元,同比下降51.3%。安永報告指出,2023年港股IPO募資額創下近20年來新低。
流動性難題歷歷在目,還有撲面而來的破發潮。根據Choice統計,2023年,港股約有40%的新股IPO是以最低價發行,但即便如此,港股IPO破發率仍居高不下,2023年上市的近70家港股公司中,過半企業遭遇首日破發,占比約為51%。
扮演著全球超級聯系人的重要角色,內地一大批企業正在排隊去港交所。但在種種跌幅中,投資者對港股市場抱有一絲擔憂。聽聞近期對于香港市場的一些言論,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表示“完全不同意”。
她表示,過去20年、30年不時會出現相關說法,但每一次香港都會“返來(回來)”,并且再創新高。香港是一個開放型市場,面對宏觀經濟不穩,香港市場當然會受到影響,強調香港的優勢仍然存在。希望今年比去年好,相信香港基礎面仍然良好,當宏觀環境改變時,市況改善時,投資者會回歸。
“不可以低估香港的韌力。”史美倫表示,新的一年,香港交易所將借著龍年的朝氣與活力繼續不斷推動各項市場改革,大力開拓新業務,提升市場流動性,為業界創造更多商機,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
本周,香港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當中提及,香港全速落實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去年十月提出的多項建議,包括改革創業板等。港交所已就建立庫存回購股份機制、在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運作等征求市場意見,目標是今年中落實。
而龍年伊始,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出,股市或有些許龍年效應。他表示,過去4次龍年,港股都有回報,最好的2012年,恒生指數累升15%。今年市場普遍認為歐美息口已見頂,并且稍后會逐步回落,加上中國內地經濟穩中向好,這些因素都會對投資情緒和資產市場帶來正面氣氛。
冬去春來,所有人都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