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早已從阿里的管理一線隱退,但哪怕馬云只是一個微小的動作,互聯網“江湖”上也會激起片片漣漪。
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盡管早已從阿里的管理一線隱退,但哪怕馬云只是一個微小的動作,互聯網“江湖”上也會激起片片漣漪。
11月22日,由馬云持股99.9%的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對外投資成立了一家名為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外界根據備案的經營范圍推測,馬云新成立的這家企業或將瞄準預制菜賽道。
“吃是人間大道,不是投資賺大錢的賽道。”對此,馬云前助理陳偉11月25日在朋友圈稱,馬家廚房不做預制菜。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其實在此次成立馬家廚房之前,馬云近年來就頻繁在農業領域開展考察。為了學習怎么樣做好農業,馬云更是不辭辛苦在海內外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輾轉奔波。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馬云入局預制菜賽道會引發政策端、資本端、產業端以及消費端的連鎖反應。同時,馬云的產業版圖較廣,可以形成閉環,對于預制菜的整體運營也能起到非常大的加持作用。朱丹蓬推測,馬云未來更多的是會在C端發力。
而在馬云此番成立新公司動向引發關注之前,其家族信托擬減持阿里股票的動作更是讓外界產生各種猜測。對此,馬云辦公室律師表示,此次披露的出售計劃是一個遠期規劃。馬云堅定看好阿里,當前股價遠低于阿里實際價值,仍會堅定持有阿里股票。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首席人才官蔣芳也在阿里內網回應稱,“馬老師一股都沒有賣!”
盡管阿里方面強調馬云會堅定持有阿里,但當前的阿里的確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以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以及包括抖音、快手等在內的新秀電商玩家,都讓阿里的“霸主”地位變得不再穩固。而聲勢浩大的分拆上市計劃遇阻,也為阿里的發展蒙上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1
接連成立新公司,馬云隱退后“坐不住”?
2013年、2019年,馬云先后卸下阿里CEO和董事局主席的頭銜。在2019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上,馬云還曾感慨,“我還有兩周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了,但絕不等于我不創業了,絕不等于我退休了。世界那么美好,我們多去做做,多試試,多折騰折騰,多看看,挺好。”
事實上,馬云名義上早已“退休”,但隱退的馬云似乎有顆“閑”不下來的心。就在阿里新一季財報剛剛出爐沒多久的當下,馬云最新的資本動向浮出水面。11月22日,一家名為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在杭州注冊成立。
天眼查顯示,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000萬人民幣,由PAU JASON JOHN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徐詩擔任監事。據了解,徐詩曾在馬云公益基金會擔任高管,目前也兼任多家馬云旗下藝術管理公司、咨詢公司高管。
股權方面,該公司由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100%全資持股,而該公司幕后的大佬正是馬云本人,馬云持有其99.9%的股份,是該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和實際控制人。基于前述股權關系,馬云也是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的受益所有人。
那么馬云新成立的這家公司究竟是干嘛的呢?雷達財經了解到,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含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食品互聯網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貨物進出口;食用農產品初加工;食用農產品批發;食用農產品零售;日用品批發;辦公用品銷售;文具用品批發;文具用品零售等。
若從馬家廚房的經營范圍來看,這家新公司有可能瞄準的是當下十分火熱的預制菜賽道。據艾媒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有望成為又一個萬億級別的賽道。
另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預制菜相關企業數量已達6.4萬余家。其中,位于山東、河南等地的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而有46.8%的預制菜相關企業成立于1至5年內。
但進軍預制菜的說法,被馬云前助理否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備受外界關注的馬家廚房,并非是馬云近年來唯一的投資布局新動作。早在2020年9月,一家名為耕海牧洋(海南)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便已成立。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達2億元,馬云持股50%的海南云鋒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45%的股權。據悉,耕海牧洋以海洋漁業科技研發為核心,以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優質海產育種、深遠海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飼料加工為主導產業。
今年7月,一家名為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企業正式成立。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達1.1億元,經營范圍含水產苗種生產;水產苗種進出口;轉基因水產苗種經營;水產養殖等。
而這家公司幕后的其中一個股東,正是此次馬家廚房控股股東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其持有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10%的股份,持股比例僅次于1·8METERS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的55%、一米八海科企業管理(杭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25%,是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雷達財經注意到,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并非是“一米八”系的首家公司。更早之前的5月,一米八農業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便已在海口注冊成立。目前,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還對外投資了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一米八海洋科技(溫州)有限公司兩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米八?”系公司多名高管與阿里系的員工同名,因此有媒體報道,上述投資是馬云最新的投資動向,另“一米八”系公司不排除是阿里旗下的新業務板塊,瞄準的則是智慧農業、智慧漁業等方向。
比如,持有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5.5%股權且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的胡曉明,被外界猜測很有可能是原螞蟻集團的CEO胡曉明。而持有2.5%股權、并同時擔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的鄧中華,或為《大數據大創新:阿里巴巴云上數據中臺之道》一書的作者。根據當時的作者介紹,鄧中華在阿里有十年大數據從業經歷。而持有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1%股權的陳澤松,或為阿里云產品專家。
此外,“一米八”系公司的其他高管中,丁銘、龔玉萍、林志峰等也與昔日阿里系員工同名。公開資料顯示,丁銘曾為螞蟻金服投資部總監、林志峰曾為螞蟻集團數據可視化方向負責人、龔玉萍曾為阿里巴巴hr資深總監。
翻閱馬云如今的資本版圖,就直接任職的企業來看,馬云目前所有任職的企業共41家。其中,由馬云擔任法定代表人的16家企業中有15家已經注銷,由馬云擔任股東的23家企業中有4家已經注銷。
2
馬云押寶食品?,發展農業早有苗頭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參照此前的動作來看,其實在很早之前,馬云押寶食品賽道以及發展農業的“野心”便已有顯現。
早在2018年,馬云就曾兩次來到以色列考察農業科技。而2019年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被問及“從零開始建一個新公司,將會建立什么樣的企業”的問題時,馬云給出的回答是,可能會進入農業領域或者其它方面。
2021年10月,有媒體報道稱,馬云曾前往荷蘭拜訪當地多家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報道中還表示,馬云此行或有意將阿里在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與歐洲的農業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推動國內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而在此次出國之前,馬云還先后在國內考察了浙江嘉興平湖的數字農業基地、德州和濟南的智慧農業項目。
去年6月,馬云又來到了西班牙。彼時,馬云斥資2億美元拿下的私人游艇“禪”還吸引了外界不少的目光。據《南華早報》援引西班牙媒體《馬略卡島日報》的消息,馬云此行的其中一個目的便是為了參觀和考察西班牙農業。
一個月后,馬云再次前往荷蘭。在當地參觀瓦格寧根大學的同時,馬云交流和探討了畜牧業和漁業的新技術,并表示“希望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農業和糧食可持續發展中,包括在戈壁沙漠”。
2022年的下半年,馬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日本東京,中途有過短暫的美國和以色列之行。在日本體驗生活和社交之余,馬云對于當地的養殖漁業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期間馬云實地考察了日本漁業養殖技術,還參觀了近畿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的大島站等。
今年1月,馬云的腳步挪到了泰國。在泰國期間,馬云與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有過會面,并對正大集團進行了考察。由于正大集團以農牧食品、批發零售、電信電視三大事業為核心,因此外界有聲音認為,馬云此行的其中一個目的或包含交流食品、糧食等行業的發展經驗。
5月,日本東京大學宣布聘請馬云為“東京學院(TokyoCollege)”的客座教授。該校稱,馬云將就重大研究課題提供建議和支持,并與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聯合研究,尤其是在可持續農業和糧食生產領域。
今年6月底,馬云又先后造訪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在這兩個南亞國家,馬云在7名商人的陪同下游覽名勝古跡,并考察蔬菜市場。
時間轉眼來到了8月,馬云通過連線全程參加了此前在杭州舉行的“校長有約”鄉村校長計劃2022入選校長分享會,并分享了自己從農業中獲得的教育新感悟。
馬云在分享會上表示,這幾年自己在學習怎么樣做好農業,無論是種草、種茶、種葡萄,還是研究養魚、養牛、釀酒。在馬云看來,農業做得好的地方,不一定是資源很好的地方,而是往往有獨特思考的地方和有想象力的人。
而于阿里而言,其早在2014年便開始對農業板塊進行布局。這一年,阿里成立鄉村事業部并推出農村淘寶項目和“千縣萬村”計劃,著力打通“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2017年,馬云還曾在公開場合放話,“袁隆平先生把畝產做到一千斤,我們互聯網技術要爭取把畝產做到1000美金”。
另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阿里的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全國約75%的市場份額,達到1611.72億元,成為中國縣域農產品上行的主要渠道。
等到2019年,為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阿里還成立了數字農業事業部。2020年,阿里又專門設立了數字農業事業部和數字鄉村實驗室,在資金、技術和組織上,對涉農業務發展予以保障。如今阿里旗下的多個業務板塊已和農產品密不可分,比如盒馬、大潤發、天貓、淘寶特價版、淘菜菜,都有銷售農產品。
有分析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從近年來在農業相關業務方面的布局來看,阿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互聯網技術或者新技術應用到農業里,從而提高農產品標準體系和生產效率。馬云對于智慧農業、智慧漁業的探索,或許也是為了幫助阿里在農業領域有進一步的突破。
一方面,當傳統電商業務增長面臨瓶頸之際,農業有可能幫助阿里找到互聯網+農業的創新出路,進而成為阿里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當企業做大做強到一定程度時,其若能肩負起包括振興農業、扶持教育等在內的公共使命,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美譽度,并獲得相關政策的支持,真正被國家和時代所認可。
還有聲音認為,預制菜行業的上游端主要為農林牧漁行業,其中包括蔬菜瓜果等農產品原料、畜禽等肉制品原料以及魚蝦等水產品,還涉及調味品及其他生產輔料。而馬云近年來在農業、漁業等方面的密集考察,已讓其對相關行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便此番進軍預制菜賽道,馬云其實也可以算得上是有備而來。
不過,預制菜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各種質疑聲音也隨之襲來。不久之前,“預制菜進校園”、“6000元一桌的婚宴里七成竟是預制菜”等話題引發不少網友參與討論。當越來越多玩家爭相下場之際,馬云要想入局這一賽道,便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解決預制菜在食品安全、營養健康、公開透明化以及如何改善國人對預制菜印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3
減持引發諸多猜測,蔣芳稱公益需要資金
“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因為我最快樂的時候,是一個月拿91塊錢我當老師的時候。那時候我每個月省錢,我知道再熬幾個月我可以買個自行車”,馬云多年前在撒貝寧面前說的這段話,一直被外界認為是經典的凡爾賽語錄。
盡管馬云自稱對錢不感興趣,但其多次坐上中國首富寶座。早在胡潤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中,當年56歲的馬云便以4000億的財富總量奪得中國首富的桂冠。而這其實已是馬云第四次在該榜單中問鼎中國首富,同時馬云還是當時第一位四次榮登首富寶座的企業家。
不過,昔日的中國首富如今也有“錢緊”的時候,當然這里的“錢緊”并不是說馬云已經落魄到錢不夠花的地步,而是身為阿里創始人的馬云,近期傳出了其家族信托擬減持阿里股份的消息。
當地時間11月1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兩份144表格顯示,馬云家族信托全資擁有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擬于11月21日出售阿里巴巴創始人股份,均為500萬股美國存托股份(ADS)。
據悉,美銀證券擔任此次馬云家族信托減持的經紀人。如果按照阿里巴巴集團11月15日在紐交所87.07美元的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共涉及金額8.707億美元。
前述消息一出,市場上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馬云減持操作背后真實意圖的各種猜測,也紛紛襲來。各種聲音下,馬云不看好阿里未來發展的猜測成為了不少人的共識。而讓外界產生這種猜測的原因,或與阿里當前面臨的諸多挑戰有關。
據阿里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阿里最為核心的淘天集團為其貢獻976.54億元的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盡管淘天集團的收入在本季度保持住了同比增長的態勢,但與第二季度1149.53億元的收入規模相比卻出現了環比下降,且第三季度4%的同比增速也與第二季度12%的增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可否認的是,在競爭激烈的電商賽道,阿里如今不僅需要與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玩家同臺競技,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為代表的電商新秀也在努力瓜分著阿里的電商份額。目前,拼多多與阿里的市值差距不斷縮小,而抖音在電商領域的勢頭更是十分迅猛。
近期,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首富的消息,更是吸引外界不少的目光。據發布該消息的媒體稱,目前張一鳴以2450億元財富位列國內富豪榜第五,但參照Meta的最新市值,一旦字節跳動整體上市,張一鳴可能成為中國最有錢的人,財富值可能達到萬億以上人民幣。而助力張一鳴有可能登頂世界首富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字節旗下包括抖音、Tik Tok等在內的業務。
此外,阿里此前搞得動靜頗大的分拆上市事宜,似乎也遇到了瓶頸。阿里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提到,美國近期擴大對先進計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給云智能集團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阿里認為,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可能無法按照原先的設想提升股東價值,因此決定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與此同時,盒馬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也暫緩。
或是受到包括此次減持動作以及阿里季報發布、分拆上市計劃生變在內的消息的影響,截至美東時間11月16日收盤,阿里巴巴美股跌9.14%,阿里的市值在一夜之間市值蒸發202.74億美元(約人民幣1468.39億元)。截至11月17日收盤,阿里港股股價跌幅也逼近10%。
就在各種猜測和推斷漫天亂飛之際,馬云辦公室律師明確回復,此次披露的出售計劃是一個遠期規劃。不過,該計劃目前并沒有發生實際減持。律師還強調,馬云堅定看好阿里,當前股價遠低于阿里實際價值,仍會堅定持有阿里股票。
11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首席人才官蔣芳也在阿里內網對馬云的此次減持動作進行了回應。蔣芳直言,自上周四集團公布季報后馬云減持阿里股票計劃的公告以及媒體的報道,讓不少人誤以為馬云不看好公司。
但蔣芳表示,自己需要跟大家澄清一下事實。馬云辦公室為了在國內外投資農業科技和公益事業等項目的資金需要,在今年早些時候與股票經紀依美國SEC 10b5-1規定簽了減持合同,按規定11月中旬將對外公告這一有前提條件的未來減持計劃。
蔣芳透露,11月16日剛好是設定好的披露時間,但是股票經紀并不知道這一天恰好是公司發布財報之日,“這個巧合是讓外界產生第一重誤解的原因”。蔣芳還表示,8 月份當時定好的售賣價格,遠高于現在的股價,“所以馬老師一股都沒有賣!這是外界的第二重誤解”。
同時,蔣芳還重申馬云辦公室此前所發布聲明中的觀點,即馬云會堅定持有阿里。蔣芳稱,“這不是套話,是事實。阿里股票目前大大低于阿里巴巴的實際價值,他不會賣的”。
在蔣芳看來,外界炒作馬云售賣股票顯示了對阿里業務沒有信心,完全不顧這是一個長期計劃以及他相信阿里業務會進一步增值而設定的較高售賣價格這兩個事實。
雷達財經注意到,其實此次公布的減持動作這并不是馬云首次減持阿里股票。據新財富統計發現,馬云歷年套現金額已合計達到964億元。相比此前的巨額套現,馬云此次規模達8.7億美元的減持手筆并不算大。
不過,阿里其實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未披露馬云的持股比例。根據阿里2019年11月向港交所遞交的上市招股書顯示,馬云當時的持股比例為6.1%。等到阿里最后一次披露馬云的持股情況,已是2020年7月2日。據阿里巴巴向美國SEC提交的報告顯示,彼時,馬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4.8%,低于5%,但仍然是阿里的最大個人股東。
有觀點認為,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如何處置其所持有的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一件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創始人既需要兼顧好自己的利益考量,也需要考慮到公司的長遠發展,并維系好投資人對于公司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4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淘寶商家服務大廳顯示,淘寶雙12活動今年取消不再舉辦,今年12月會舉辦平臺大型活動“淘寶年終好價節”,預計11月底開始招商。不過,不少網友認為,只是換個名字而已。
以2019年卸下阿里董事局主席的時間計算,馬云退休已經有4年的時間。不久之前,馬云為阿里挑選的話事人也從張勇換為了蔡崇信和吳泳銘。進入全新階段的阿里,接下來會如何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