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斯 編輯丨張桔
4月11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體育金融服務,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促進擴大體育消費,中國人民銀行、體育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4月14日,體育概念股集體拉升,康利源、舒華體育、蘭生股份、泰慕士、通達創智等多只個股漲停。體育強國建設也讓體育概念股加速釋放活力,體育服飾、AI大潮帶來的健身的新機會,都孕育著潛在的投資機會。
?
體育產業占GDP比重提升
未來仍有巨大增長空間
在4月11日發布的《意見》中,從加大體育產業發展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著力提升金融服務體育產業發展的專業化能力、強化組織實施保障等三方面提出16項具體舉措。
《意見》要求加快構建適應體育產業發展、多層次、廣覆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持續豐富體育領域金融資源供給,切實提升金融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央行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組織實施保障,加快建立工作落實機制,持續加強業務指導,助力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回顧歷史,早在國務院2021 年 8 月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規劃中就提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達到5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
西南證券的研究報告也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3.7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16%,比重呈提升趨勢(見圖1)。2025年為政策規劃的收官之年,對比“十四五”規劃目標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圖1: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提升趨勢
資料來源:西南證券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體育消費報告》顯示,2025年我國體育消費市場規模預計達2.8萬億元,健身會員滲透率不足5%(歐美為15%),提升空間顯著。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提出2030年前建設100個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推動健身步道等六大領域升級。
對照看此次4月11日發布的《意見》中,提出重點支持體育場館、冰雪場地、戶外運動目的地等重大項目,鼓勵REITs等創新融資工具應用。根據Wind數據,2025年3—4月期間體育產業基礎設施REITs基金已啟動發行流程。
?
體育服飾滲透率提升
國產品牌完成技術性追趕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中國體育產業構成中,體育服務業的占比為55%(圖2),而體育服飾在體育服務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圖2:中國體育產業構成
質量來源:民銀國際、國家統計局
近年來,中國運動滲透率持續提升,仍遠低于美國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據民銀證券的數據,以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占鞋服總規模計算,成熟市場如日本、韓國、美國的運動鞋服滲透率分別為21%、25%、36%,馬來西亞則為24%。2023年,中國人均運動鞋服支出僅約39美元,較成熟市場有3倍-11倍差距,日本、韓國、美國的人均運動鞋服支出為94美元、160美元、448美元(見圖3)。
圖3:中國運動滲透率持續提升,仍遠低于美國日韓等
資料來源:Bloomberg、通聯數據、民銀證券整理
民銀證券預計,當下中國運動鞋服行業仍處于景氣階段,行業容量大及集中度高,預計未來三年將保持中單位數的復合增速。2017年—2021年以安踏、李寧為首的本土品牌,已逐步完成對國際品牌技術性能追趕。本土運動品牌從馬拉松、越野跑、戶外等細分賽道切入,推出高端功能性尖貨,價格帶向上突破,以專業引領品牌向上。
以安踏為例,通過圖4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持續增長,并在2024年創出新高。
圖4:安踏體育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
?
AI時代健身趨勢“推陳出新”
體育產業再添新機遇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統計,2024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滲透率達37.2%;根據三體云動的數據,2023年我國健身會員滲透率不足5%,且遠低于歐美主要發達國家15%的比例。
國泰君安認為,二者之間的較大差值意味著我國有足夠的運動人群基數,但由于“社交恐懼”或擔心健身房停業,大多數消費者不愿進入健身房鍛煉。但實際上借助健身器械開展的力量訓練和功能性訓練對提升基礎代謝、緩解關節壓力、增加身體穩定性和爆發力有明顯助益,并將直接推動國民體質的提高。而且AI健身在器械端和健身房整體系統層面的落地有助于完成健身用戶零到一的過程,讓更多人開始健身,進而產生更多需求。
最近幾年我國健身房正經歷一輪洗牌,關停健身房較多。根據艾瑞咨詢和三體云動的統計,從2019年—2023年間,我國廣義的健身場館數量明顯下降,其中包括健身俱樂部和工作室在內的專業健身場館數量減少了30%,這也成為制約消費者成為健身會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近年來隨著樂刻、舒華健身等有實力的連鎖健身房入局,還有類似超級猩猩主打團課的健身房在全國的拓展,我國消費者對于健身會員的信心正逐漸恢復。在這種背景下,AI健身器材有望隨健身房的新建完成迭代更新,同時國產AI器械的普及也將在健身市場實現國產替代。
AI智能健身App有望興起,助力線上線下轉化智能健身App已經有較高的普及率,且吸引了更多年輕女性參與健身運動。參考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2021年傳統線下健身男性用戶占比達73%,相比之下,使用智能健身App的女性用戶占比達到了40%。同時,智能健身App吸引了更多30歲以下用戶參與運動。智能健身對場景的弱化使得家庭也能成為鍛煉場所,且多數應用有科學合理的健身規劃,“運動小白”更易上手參與。
國泰君安數據顯示,使用智能健身App的用戶每年健身開銷集中在2000元以上,該項數據遠超傳統線下健身用戶,且智能健身吸引更多高收入者參與,隨著未來AI智能健身App的普及,未來會有足夠充足的用戶愿意為AI相關的增值服務付費,從而獲得更好的健身體驗。
圖5:線下健身和智能健身的開銷
以4月14日漲停的體育概念股英派斯為例,公司主營業務為專注于全品類、多系列健身器材開發制造及銷售、品牌化運營。2024年10月19日公告:公司與李未可科技、知魚之樂、杜晨鵬簽訂了《設立合資公司的意向協議書》,擬共同出資設立一家從事智能運動裝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業務的公司。本次合作希望與其他產業投資方一同發揮各自優勢,以 AI 智能眼鏡為切入點,打造騎行、健身垂直場景相關的智能運動裝備品牌。
2025年4月3日在與投資人的最新互動中,公司方面表示,當前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有兩大業務板塊,OEM/ODM產品業務和自主品牌產品業務。自主品牌產品業務方面,目前公司已成功將IMPULSE品牌打入歐洲、亞太等多個國際市場。從數據來看,根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外銷占比達78.31%。
圖6:英派斯就AI與投資人的互動
資料來源:同花順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