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德國慕尼黑車展儼然是中國企業的主場。在慕尼黑車展上,一家年輕的中國TOP10電池企業——瑞浦蘭鈞,首次發布了其歐洲發展戰略。
2023年9月4日,瑞浦蘭鈞歐洲子公司于德國慕尼黑正式啟動,成為全球化戰略布局新支點,計劃將歐洲作為又一科研、生產、營銷基地。至此,目前國內TOP10的電池企業基本都有了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歐洲則是他們的重要布局的地區。
勇敢走出去才能對抗內卷成為行業共識!
瑞浦蘭鈞是誰?
瑞浦蘭鈞成立于2017年10月25日,是青山實業結合其自身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投資布局的首家企業,從成立的2017年至第二年的2018年整年,都處于研發與生產基地建設階段,2019年初開始有第一只電池交付。
自此,瑞浦蘭鈞開始飛速發展,電池產品銷售量由2020年的1.55GWh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16.61GWh,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27.4%。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創新聯盟數據,今年前8個月,這家企業的儲能電池銷量僅次于寧德時代位居第二。
瑞浦蘭鈞的儲能電池客戶遍布全球,應用在中國及如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等地的家庭及工商業應用場景。
從產品銷售額上可以看出,瑞浦蘭鈞是一家以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為主的電池企業。
從收入地區來看,這家企業的海外收入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20年的0.3%的占比,到2022年達到1.2%。說明該企業在不斷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拓展。
產能方面,瑞浦蘭鈞也在快速提升。目前,瑞浦蘭鈞建設溫州、佛山、柳州、上海+嘉善四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佛山基地規劃產能30GWh,溫州三期規劃產能24GWh,柳州規劃產能20GWh,上海-嘉善規劃產能32GWh。瑞浦蘭鈞董事長曹輝博士今年9月對外透露,2022年溫州和嘉善兩地工廠合計產能已經達到35.2GWh。瑞浦蘭鈞規劃,到2025年鋰電池產能達到150GWh 。
母公司背景強大,有著近二十年海外拼搏經驗
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企業間比拼的或許是誰發展的更快、更好;但是在經濟狀況不那么理想的時候,比拼的就是耐力,多活一天,多喘一口氣,剩者為王,留下的才能迎接勝利果實。
顯然瑞浦蘭鈞就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底氣。母公司青山集團系全球最大的不銹鋼及鎳生產商,世界五百強,其商業版圖遼闊,從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鋼鐵廠一直延伸到印度尼西亞偏遠島嶼上的礦山,因此瑞浦蘭鈞享有其賦予的獨特資源整合優勢及全產業鏈協同優勢。
青山集團從2008年就確立了全球化布局的戰略。2009年,青山控股與印尼八星投資有限公司合資設立蘇拉威西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了印尼紅土鎳礦的開采權。
青山集團通過直接控制或股權投資,對鋰離子電池行業產業鏈上的多個范疇進行戰略性擴張和投資,包括開采及精煉鎳、鋰及鈷以及生產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這些最終都會賦能瑞浦蘭鈞,因此其在原材料領域具備保供和價格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而且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提升,這一優勢有望繼續提高。
管理團隊經驗豐富、低調務實、積極進取
優秀的管理者對企業的路線方針甚至前景起到決定性作用。該企業的董事長兼總裁曹輝博士就是一位懂行業會管理的領導者。
曹輝博士是鋰電池行業領域的資深專家,曾任職于上海航天電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2009年牽頭組建了上海市較早一批GWh車用動力電池生產線,并在動力電池行業提出了多項技術創新。曹輝博士曾牽頭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
曹輝博士是超過870項專利的發明者,多項專利已成功申請并商業化。
在優秀人才的引領下,瑞浦蘭鈞能夠堅持正確路線,以極高的效率進行發展。在客戶方面全面開花結果。
客戶分散度好,產品、技術儲備豐富
在乘用車方面,瑞浦蘭鈞是吉利重要的電池合作伙伴,為其旗下的威睿電動提供電芯。威睿為吉利四個品牌及五款汽車型號供應電池產品。
2022下半年,瑞浦蘭鈞開發的高鎳半固態電池已經送樣歐洲一家豪華車品牌,進行地面測試和跑車試驗。
在商用車、特種車領域,瑞浦蘭鈞和宇通客車、廈門金龍、中國中車、上汽大通、吉利商用車、三一集團、徐工汽車、中力機械(叉車)達成合作關系。
瑞浦蘭鈞的動力電池產品亦應用于歐洲、中東、非洲、東南亞及印度等海外市場。例如,瑞浦蘭鈞獲得了印度塔塔的一款商用車項目定點,2023年開始交付印度。
在家庭儲能場景中,瑞浦蘭鈞向中國的家庭儲能系統集成商銷售儲能電池產品,并可能售予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的海外終端用戶。除家庭儲能場景外,瑞浦蘭鈞的儲能電池產品應用于國內外大型工商業儲能場景,如電站、電網、商場或工廠等。
當然,除了資源豐富,瑞浦蘭鈞在技術儲備和創新能力構建了護城河。
瑞浦蘭鈞儲備的技術中,比較突出的是SCL模切工藝、極簡頂蓋技術、硅碳技術、補鋰技術、微觀界面技術、半固態技術、問頂結構技術和棱柱型/大圓角電池等。
例如,瑞浦蘭鈞獨創的SCL變極耳模切技術,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在高度空間上比優秀同行要高2mm左右,有效地提高電池殼體內的空間。該技術可避免模切階段雙刀模切而產生極片尖刺臺階及提高正負極卷芯頂部空間的利用率,從而提升電池空間的使用。
又比如極簡頂蓋技術,與傳統的注塑頂蓋結構及鉚接加焊接頂蓋結構相比,該技術可提高電芯的有效可用電量及降低電池重量及生產成本。
再如,問頂技術,瑞浦蘭鈞采用了一種一體化焊接技術,使得電芯內部結構實現了一體化的連接,把原有的頂部空間由15mm縮減到了8mm,使空間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
在德國慕尼黑IAA MOBILITY 2023上,瑞浦蘭鈞就攜問頂158Ah&200Ah動力電池、問頂R300&R600長電芯、問頂320Ah&340Ah儲能電池構成的問頂家族系列產品亮相。問頂家族系列的發布,展現問頂技術賦能全矩陣產品,拉開了問頂技術覆蓋新能源全應用場景的序幕。據悉,問頂158Ah動力電池已于7月全球送樣。
這款問頂158Ah動力電池實測數據表現優異,可以說是給眾多動力客戶吃下“定心丸”,且該款電芯將于今年Q4量產投用,現已與眾多頭部車企確認定點合作。
在儲能方面,瑞浦蘭鈞也陸續推出多款廣受行業關注的明星產品。例如今年 5 月份發布的320Ah和340Ah問頂儲能電芯,借助其創新性的問頂技術,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環壽命等方面實現了全方面提升。
尤其320Ah儲能電芯快速獲得國際客戶的認可。在9月1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RE+2023上,瑞浦蘭鈞分別與全球知名儲能集成商POWIN和SUNPIN SOLAR正式簽署8.4GWh和10GWh的項目協議,采用的就是問頂320Ah電池。
此外,瑞浦蘭鈞在產品研發上有非常強的系統性,路線圖明確,在復合材料、半固態、磷酸錳鐵鋰、鈉離子電池領域都有布局。
推進全球本土化建設
IAA MOBILITY 2023上,瑞浦蘭鈞首次公布了歐洲發展戰略。歐洲子公司啟動,瑞浦蘭鈞全球戰略布局的新里程碑。
但其實在此之前,瑞浦蘭鈞全球化的布局已經展開,而且不僅是歐洲。
招股書上顯示,瑞浦蘭鈞計劃在歐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地區建立生產工廠,來增強其在全球的業務,目的是更接近當地的自然資源及原材料,并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在歐洲,瑞浦蘭鈞計劃短期內就建立起電池包生產工廠,長期建立電芯生產工廠;在東南亞,瑞浦蘭鈞的規劃是建立電芯生產工廠,充分利用青山集團在印尼產業鏈上游的各種戰略;在南美洲,瑞浦蘭鈞充分發揮青山集團現有業務優勢,計劃建立電池包生產工廠,并打入美洲市場。
目前來看,歐洲市場的門檻較高,歐盟《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關鍵原材料法案》、《凈零工業法案》等先后生效,其根本目的是推動本土化和碳減排。
瑞浦蘭鈞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就很突出,其目標就是在歐洲建立科研、生產、營銷基地,依托青山集團全球化的布局,這一實際難度并不很高。
在減碳方面,瑞浦蘭鈞有著明確的碳中和計劃。瑞浦蘭鈞質量總監劉建永在歐洲子公司開業儀式上首次發布了全面的瑞浦蘭鈞碳中和路線圖,瑞浦蘭鈞將在2026年實現運營碳中和,采取節能減排技術和清潔能源替代,提高能源效率,回收和再利用廢棄物,并通過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來實現碳中和。
到2035年,瑞浦蘭鈞將進一步實現價值鏈碳中和,通過整合供應鏈和客戶資源,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包括與供應商合作,推廣低碳生產技術和材料,以及通過和客戶合作,促進碳減排和碳捕捉技術的應用。
如果能順利打通難度極高的歐洲市場,那么在東南亞和南美洲市場建廠、銷售就會水到渠成。
最后
鋰電池行業賽道上沒有回頭路,身處產業中,“人家卷你不卷”也不現實,唯有走出去,到客戶當中去,到風暴的中心去,堅持創新與善于斗爭才有勝算!
虎父無犬子,當年青山集團如何在海外崛起的經驗與歷練,肯定也將賦能瑞浦蘭鈞,我們有理由相信瑞浦蘭鈞全球化經營有著美好前程。
(本文作者顧國洪為工信部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