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經濟研究團隊
我們將會解釋,為何預期2023年經濟增長會較佳,相反對2024年的看法則較悲觀。
最新的施羅德經濟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將會由2022年的按年增長2.8%,放緩至2023年的2.4%。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高于我們早前預期的放緩至2%,因此,我們對2023年的經濟增長前景變得更為樂觀,當中其實是由美國經濟表現優于我們預期所帶動。
然而,在預期2023年底美國將陷入衰退的情況下,2024年全球經濟很可能會出現較大程度放緩。因此,我們對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由早前放緩至2.2%,進一步下調至1.9%。
美國:經濟衰退延緩
美國經濟表現比我們預期好,強勁的勞動市場,意味著人們有更高的消費能力,能帶動經濟增長。在此情況下,我們估計美國經濟將會以1.5%的速度增長。然而,利率持續上升,近日更達到5.25%峰值。在高利率環境下,人們需要負擔更高的借貸成本,包括樓宇按揭及其他大額貸款。
在這個經濟環境下,人們會盡量減少支出,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我們認為支出減少及經濟增長下降,將會令美國經濟在2023年底開始收縮,并且陷入相對溫和的衰退環境。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美聯儲有能力在2023年底前,將利率降低25個基點,2024年收益率有望回落至3.5%,有助美國擺脫衰退局面。
歐洲:通脹進一步升溫
盡管能源價格已經進一步回落,并舒緩部分通脹壓力,但食品及服務價格仍然居高不下。我們認為,這將會導致整體通脹高于早前的預測,2023年歐洲的通脹率將處于5.6%平均水平,2024年則會回落至2.4%。以上情況下,歐洲央行很可能會調高收益率至4.25%。
雖然高利率環境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但預期歐元區經濟體有較好表現,因此有助抵銷高利率帶來的負面影響。
英國:避免衰退但維持弱勢
我們預期英國經濟能避免技術性衰退(即經濟連續兩個季度以上收縮),但英國經濟在2023年仍會停滯不前,至2024年才有望輕微改善至按年增長0.9%。
同時,食品價格通脹也較我們預期維持更長久,因此相信消費物價指數(CPI)在2023年將可能會達到7.6%的高水平,并于2024年回落至3.6%。
為應對上述情況,英倫銀行很可能在2023年加息50個基點,以至收益率達到5%水平。然而隨著通脹率回落至2024年的2%目標水平,我們預期貨幣政策委員會將降低利率至3.5%。
新興市場:大部分市場增長放緩
2023年初,中國經濟表現比市場預期理想,我們認為中國能保持良好增長至年底。相比之下,大部分新興市場正面對低增長及高利率環境的挑戰。過去一年持續加息已經對經濟活動造成影響,我們預測新興市場增長將會由2023年的4.4%,放緩至2024年的3.9%。盡管如此,新興市場的通脹率正逐步回落,至2023年底更有可能急劇下降。這反映2023年下半年,新興市場央行將會開始減息,借以改善2024年經濟前景。
其他市場風險:銀行危機
過往一段時間,我們曾經認為滯脹(即通脹上升及增長下降)會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威脅。然而,我們看到增長與通脹的風險已經變得更平均。
我們對現時經濟狀況有以下五個情景預測。
最可能出現的情景是“供應方通脹”。在此情況下,勞動市場會保持強勢,意味著很多人依然受雇,但會導致薪金維持在高水平,推高企業成本以及產品和服務等價格,從而導致通脹加劇。在“滯脹環境”下,市場需要更進取的加息水平,以平衡通脹壓力。
其次較可能出現的情景是“消費反彈”。在此情景下,家庭支出及儲蓄比例會高于疫情期間的水平,并帶動通脹,但同時對經濟增長帶來正面影響。
我們也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出現“軟著陸”情況。換言之,經濟增長出現輕微放緩,工人也會重返勞動市場。隨著工人人數增加,工資水平不會高于“供應方通脹”,經濟生產力也會提高,從而支持經濟增長。
其余兩個情景也將會引致通縮(即價格下跌)。首先,“債券義和團”將會回歸,意思是債券投資者會罷買全球債券和所有政府債券,從而引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各國政府被迫裁員,此外,尤其依賴資本流動性的新興市場也會受到負面影響。盡管低需求可降低通脹,全球經濟增長也會因此放緩。
最后一個情景是“銀行危機加劇”。此情景是回應近月美國地區銀行所發生的事件,預期更多地區銀行將會出現擠提及倒閉,連鎖反應將會引致其他銀行停止放貸。這不但導致經濟需求放緩,情況也有可能波及其他市場。在此情況下,相信美聯儲將會降息以遏止危機。
免責聲明
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并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本文所載的意見或判斷可能會改變。本文的數據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后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也可升,并沒有保證。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就新興市場和發展較落后市場的證券投資所涉及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
提供本文件所載數據,目的只是作為參考用途,不構成任何招攬和銷售投資產品。有意投資者應注意該等投資涉及市場風險,故應視作長線投資。
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因此只應適合經驗豐富的投資者。
本基金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認可,但其認可資格并不意味獲官方推薦。
本文件所載資料僅提供予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商業銀行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相關法規發行的理財產品投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投資者。投資者在投資本文件內提及的任何項目前應細閱相關文件,如有需要請透過相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商業銀行及/或其它專業顧問尋求專業咨詢。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及網站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
(證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