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ChatGPT火遍全球,之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熱搜,大家都被其2個月獲得超過1億月活躍用戶數的成就所震撼,更是有諸多媒體和產業大佬高喊人工智能迎來了“iPhone時刻”,連比爾·蓋茨也提到這是自1980年代圖形化用戶界面以后最震撼的革命。今天,就讓諾德基金淺談一下對生成式AI的認識,希望廣大朋友們能對這個產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實際上在OpenAI之前,我們的前輩們已經在AI領域耕耘了幾十年,比如GPT的T所代表的“transformer”便是谷歌在2017年時所發布的。而如何看待ChatGPT這個產品,認識OpenAI給產業帶來的沖擊,可能會是影響我們很多決策的一個關鍵因子。
就我們目前的初步研究學習而言,我們更傾向于認為ChatGPT是一個工程上的重大突破。盡管技術上沒有“革命性”的發明,但其對人工智能商業化的影響可能是革命性的。正如,OpenAI CEO Sam Altman在某次采訪中所述的那樣,若干年后回首GPT-3、GPT-4、GPT-5以及之后的6789等,他依然認為最重要的版本是ChatGPT——這個版本將生成式AI或者說人工通用智能從小范圍的內部應用帶到了普羅大眾面前,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將遠超越此前所有的AI模型。
往后看,我們也尚不能確定OpenAI是“先驅”還是“先烈”,但當前我們比較能肯定的是五年或十年后,AI模型的能力將遠遠超過當前的任何模型,而現在看起來無比強大的GPT-4或許在多年后的競品面前會顯得非常粗陋。但ChatGPT打開了生成式AI的潘多拉魔盒,我們是時候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新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了。
第一個,我們無法回避的話題就是AI大模型,很多朋友會問現在的AI模型和之前的有何本質區別?2015年之前,AI模型被稱之為小模型,這些小型模型主要擅長分析任務,但相對缺乏通用能力,以至于許多時候留給大家一種“人工智障”的感覺。直到2017年Google 研究院發表了一篇名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該論文描述了一種被稱之為transformers的新神經網絡,從此,以OpenAI為代表的公司便開始基于transformers開發AI大模型。
以ChatGPT為例,經過訓練后,AI語言大模型帶給人類的交互體驗是此前所有AI小模型所無法比擬的,給人更多是一種和真人聊天的感覺,而對方也好像無所不知,盡管有時候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不得不承認AI大模型的潛力已經足以讓整個社會為之振奮。如今的AI大模型,其較為典型的特點就是大力出奇跡,使用大參數,消耗大算力,當模型訓練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所謂的“涌現能力”,這是此前的小模型所完全不具備的。目前基于GPT系列的大模型也已經開始商業化應用,但我們相信,很快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對算力具有較大的消耗,這也是諾德基金下一個想談談的話題。
談到算力,就不得不提一下安迪-比爾定理,這是對IT產業中軟件和硬件升級換代關系的一個概括。原話是“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指英特爾前CEO安迪·格魯夫,比爾指微軟前任CEO比爾·蓋茨。這句話的意思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就被軟件消耗掉了。
如今以CPU為代表的傳統算力飆升趨勢正在被以GPU為代表的加速計算算力所取代,每3~5年GPU所取得的算力增長幅度遠高于傳統計算。為了滿足AI大模型對算力的高消耗,往往需要AI加速芯片、存儲芯片、光通信等不同模塊協同工作方能滿足。而隨著OpenAI的成功,我們相信在未來三五年,AI大模型將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以GPU為核心的智算中心將取代傳統數據中心,現有的網絡架構也將因AI而改變。
此外,和以前的分析式AI相比,以AI大模型為根基的生成式AI更具備了讓AI生成內容的躍遷,不論是機器生成內容的速度,還是質量在未來都很有可能遠超人類,而AIGC的滲透率也將迎來加速提升的階段。
目前我們已經看到生成式AI逐漸在各行各業開始被應用,例如,游戲產業會用AI來生成栩栩如生的2D圖片,視頻玩家們則讓AI根據提示詞自動生成短視頻,辦公巨頭推出了Copilot以此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當然更多人開始應用語言大模型來輔助寫作甚至直接生成完成一篇基礎文章。
我們有理由相信,AIGC的大門已經打開!可能未來三五年,我們再回頭看當前所有AIGC的內容會顯得十分幼稚,但我們不得不驚訝于AIGC產業的進化速度,
生成式AI的發展不僅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時也是人類幾十年持續探索的自然結晶。我們認為AI產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每個人或組織都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Open to AI。
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往往會呈現指數級的態勢,目前看起來并不起眼的數據,到三五年后可能就會變得十分驚人。所以,我們希望能積極把握住產業趨勢,既不要過高估計短期的發展,但也不能低估了其長期的發展潛力。讓我們一起,積極投身到產業中去,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