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6日,津藥藥業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津藥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2.15億元,同比減少15%;實現歸屬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4.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27.11%。
3月26日,津藥藥業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津藥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2.15億元,同比減少15%;實現歸屬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4.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27.11%。
雖然整體業績向好,但具體來看,津藥藥業旗下各類產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甾體激素實現收入17.32億元,同比減少16.89%;氨基酸實現收入2.96億元,同比減少19.32%;其他產品中的制劑實現收入11.61億元,同比減少10.67%。
對于產品收入的下滑,津藥藥業解釋稱,甾體激素和氨基酸均因為市場競爭激烈,部分產品銷量下降,導致收入同比下降。由于部分產品的原材料價格降低,生產成本下降,導致甾體激素毛利率同比增加。其他產品中的制劑收入、毛利率同比減少,主要原因是子公司重點品種受產品結構及產品集采的影響,導致子公司制劑產品收入及毛利率同比減少。
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津藥藥業之所以能實現凈利潤增長主要依靠縮減開支,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銷售費用的減少。2024年,津藥藥業的銷售費用為5.700億元,同比減少45.76%。津藥藥業對此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加強管理,優化銷售模式,提升銷售費用使用效率,銷售費用同比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和2024年財報中,津藥藥業均將產品營銷放在公司工作的第一位,但是在2024年財報中首次提出了加快營銷模式創新。這似乎表明津藥藥業謀求經營戰略改變。
梳理過往業績可以發現,津藥藥業已經出現了2年的業績停滯。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分別為實現營業收入分37.49億元、36.89億元和37.83億元,同比增速為20.27%、-1.59%和2.55%。實現歸母凈利潤4866.80萬元、3540.62萬元和1.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3.23%、-27.25%和230.60%。
2023年,津藥藥業的凈利潤出現了急劇的上升,主要原因有兩點:1.津藥藥業長期以來凈利潤基數低,津藥藥業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從上年的1.618億元下降至3398萬元。2.2023年津藥藥業的銷售費用從2022年的11.49億元下降至10.51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從2022年的1.239億元下降至5723萬元。
2024年較2023年進一步縮減營銷費用的開支,雖然進一步提升了凈利潤,但是并不能換來營收規模的增長。
對于產品收入的下滑,津藥藥業均歸結為市場競爭激烈,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2021年至2023年多次因為壟斷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
2021年4月28日,津藥藥業的前身天藥股份因為協議形式對醋酸氟輕松原料藥銷售市場進行劃分,并變更、固定醋酸氟輕松原料藥價格,排除限制了醋酸氟輕松原料藥銷售領域的競爭,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被監管部門對天藥股份沒收違法所得889.79萬元,并處2019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3512.47萬元,以上罰沒款合計4402.26萬元。
2022年11月17日,改名后的津藥藥業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金耀藥業因在銷售產品卡莫司汀注射液過程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被罰款2772萬元。
2023年4月11日,津藥藥業發布公告稱,孫公司天津天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銷售氟尿嘧啶注射液時存在“達成并實施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協議的行為”以及“達成并實施分割銷售市場協議的行為”的壟斷行為,被處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額3%的罰款,約2988.43萬元。
有分析認為,津藥藥業過去靠著壟斷行為維持市場地位,但并沒有帶來業績的顯著增長,反而讓自己頻頻陷入合規問題,津藥藥業因此需要轉換經營思路,要靠產品實力穩住市場地位。
財報顯示,2024年津藥藥業的研發費用為2.045億元,同比增加26.91%。津藥藥業加碼研發投入能否順利開花結果,有待進一步觀察。(內容來源|遠見資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