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承承 ?編輯丨李壯
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將使得金銀河資金緊張壓力得到緩解。
近日,金銀河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同意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不超過39000萬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期限為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到期將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作為高端裝備領域的上市公司,金銀河在年內市場持續活躍下,截至3月17日,股價上漲了27.32%,明顯好過所在行業指數表現。
閑置資金來自2023年定增融資
據金銀河公告,公司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全體監事一致同意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不超過39000萬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期限為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到期將歸還至募集資金專戶。
公告指出,此筆閑置募集資金為金銀河2023年11月29日向特定對象發行了13923737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而來,當時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資為63247.30萬元,于2023年12月8日全部到賬。彼時定增所募資金用于四個項目,分別為新能源先進制造裝備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多系列有機硅高端制造裝備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面向新能源產業的高性能有機硅材料智能化工廠擴建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公告還顯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四個項目資金使用上僅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全額完成,用于新能源產業的高性能有機硅材料智能化工廠擴建項目的資金僅使用了814.67萬元,其它兩個項目尚未使用募資。
據金銀河財報數據,在2023年定增完成之前,金銀河2023年中期的流動負債達28.05億元、非流動負債達2.5億元,負債合計達30.55億元,相比2022年中期的負債規模提升了86.17%,資金負債率高達74.43%。隨著2023年定增募資的完成,在流動資金得到補充下,金銀河的負債規模得到下降。截至2023年末,金銀河的流動負債為25.8億元、非流動負債為3.07億元,負債合計為28.87億元,資金負債率下降至62.68%。
也因此,本著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在保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的前提下,金銀河此次決定使用閑置募集資金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預計可為公司節約財務費用約1209.00萬元”。
值得指出的是,在此次使用閑置募集資金之前,金銀河以同樣目的在2024年已經使用過閑置的定增募資。據公司公告,金銀河在2024年3月15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不超過22000萬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截至2025年3月10日,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閑置募集資金22000萬元已經全部歸還至募集資金專用賬戶。
采用股權激勵方式進行市值管理
作為高端裝備領域的上市公司,金銀河雖然具備了多重概念,譬如固態電池、新能源車、鋰電池等,但統計數據顯示,在2024年1月1日至7月25日期間,金銀河股價區間復權跌幅達到59.36%,而同期的專用設備行業指數下跌了27.14%、新能源指數下跌了20.04%、固態電池指數下跌了24.94%、氣凝膠指數下跌了25.75%、鋰電池指數下跌了28.47%。
也就在金銀河股價表現不佳的2024年,市值管理成為這一年資本市場最重要議題之一。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月29日,國資委提出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務考核中”;3月15日,證監會提出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4月1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進一步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實施市值管理考核。這些新舉措意味著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進入到實質性的新階段,使得上市公司紛紛加大了市值管理的力度。同年11月15日,證監會還正式發布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以下簡稱“市值管理14條”),這一指引不僅明確了市值管理的目標和具體要求,也為當前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希望。“市值管理14條”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以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現金分紅、信息披露、股份回購等多種方式促進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
正是在此基礎上,金銀河于2024年11月25日發布了《金銀河: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對于此次股權激勵的目的,金銀河表示是為了激發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核心管理級員工及核心骨干的動力和創造力,保證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順利實施。
據《草案》披露,此次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每股29.47元。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年度為2025年-2029年五個會計年度,每個會計年度考核一次。業績考核目標設兩個條件,滿足之一即視為完成業績考核目標。譬如第一個歸屬期的考核條件是:“1、以2024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8%;2、2025年實現凈利潤不低于1.2億元。”第二個歸屬期考核條件是:“1、以2024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6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6%;2、2026年實現凈利潤不低于1.8億元”。
在股權激勵考核的高門檻背后,金銀河的業績表現亟需提振。據金銀河披露的2024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800萬元至8800萬元,其上年同期盈利了9371萬元。在業績預告中,金銀河并未披露營收情況,但從往年金銀河每個季度收入變化來看,其第三季度與第四季度收入大致相當,即以金銀河2024年第三季度4.75億元估算,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大約在17.52億元左右。
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金銀河將業績變動的原因歸結于行業景氣度下滑,“1、報告期內,鋰電池生產設備的市場需求有所下降,訂單隨之減少,部分鋰電池生產設備客戶的項目建設規劃有所調整,從而部分項目交付有所延后,導致2024年電池生產設備收入規模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2、子公司江西金德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鋰云母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及高附加值副產品綜合利用項目的產能由于市場原因,產能利用率較低,未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仍處于虧損狀態。”
在鋰電池行業景氣低谷期,金銀河的股權激勵標準可謂嚴格,但若鋰電池行業正常年份,考核標準可能并不高。以上文估算的2024年17.52億元營收規模測算,金銀河第一個歸屬期只要實現20.67億元營收即可實現股權激勵要求,這一營收規模要低于2023年正常年份收入規模(22.52億元)。至于第二期目標,要求營收達到“以2024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6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6%”,即2026年營收規模需要達到23.83億元,這一目標相較2023年22.52億元營收規模只多出1.31億元,即2026年營收只需在正常年份2023年營收基礎上增長5.8%即可達成第二期考核要求。
此外還需指出的是,金銀河2023年定增募投項目按照原定3年建設規劃將陸續完成,項目達產后,按照規劃將會大幅提升金銀河的營收和凈利潤規模,這顯然會對金銀河估值的回歸以及后期股權激勵計劃的達成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那么,鋰電池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又如何呢?信達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主材板塊產能利用率2024年觸底,核心新技術2025年有望開啟規模化。展望2025年,動力領域維持穩定增長,儲能高景氣度延續。同時,在原材料價格觸底、庫存觸底情況下,市場對于需求預期需要疊加庫存周期,表觀需求存在超預期可能。”東海證券也指出,“隨著2024年板塊資本開支放緩、中低端產能出清、2025年產能消化加速,估值有望改善。”這意味著,鋰電池行業大概率在2025年迎來行業景氣度常態化水平。
多位高管積極增持
2025年以來,金銀河的股價漲幅明顯強過所在行業以及所在概念板塊平均水平。統計數據顯示,在1月1日至3月17日期間,金銀河上漲了26.69%,同期專用設備指數上漲了15.82%、固態電池指數上漲了15.64%、鋰電池上漲了13.54%……整體上,金銀河年內股價表現可圈可點,最新股價由年初的23.76元上升至3月17日的30.62元,復權股價達到40.54元。
據2023年定增方案披露,彼時金銀河定增的發行價格為46.16元/股,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了此次定增,但從目前的復權股價看,參與定增的投資機構仍需持倉等待股價進一步回升。
雖然2024年金銀河股價表現不佳,但機構的持倉卻穩中有升。據Wind數據,基金在2024年中期持倉113.92萬股,相比2023年末增倉了11.42萬股。隨著金銀河2024年四季度股價的回暖,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出色表現,不排除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有增持的可能。當然,還需指出的,在2023年三季度末時,金銀河還進入了部分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金銀河的多位高管在2024年上半年進行了增持。據金銀河2024年半年報,董事長張啟發報告期內增持了650萬股,執行總裁黃少清增持了18.15萬股……整體上,高管在報告期內合計增持了669.35萬股。值得一提的是,黃少清是金銀河此次股權激勵計劃中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最多的,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達10萬股,獲授限制性股票占首次授予權益數量的比例的1.39%。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