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 月19 日,牧原股份發布了 2024 年年報與 ESG 報告。報告顯示,2024 年公司業績扭虧為盈,符合市場預期。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1379.47 億元,同比增長 24.43%;歸母凈利潤達 178.81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519.4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375.43 億元,同比增長 279.50%。
到 2024 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58.68%,同比下降 3.43個百分點。為積極回饋股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顯示:以未來實施分配方案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5.72 元(含稅),分紅總額高達 30.83 億元。
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牧原股份ESG 報告表明,2024 年公司持續推動行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秉持開放共享、創新發展的理念,圍繞豬肉價值鏈以及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堅守 “誠信合規經營、食品安全、綠色低碳、合作共贏、關懷員工、造福社會”的 ESG 戰略定位,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協同提升。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公司社會形象,更為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增強了公司投資吸引力 。
多家券商研究機構對牧原股份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后,認為牧原股份站在新一輪發展起點,成長和價值屬性兼具,給予公司 “買入” 評級。
2025年商品豬出欄量持續提高
降本增效仍有很大空間
2024 年牧原股份業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2024 年全年生豬銷售均價較 2023 年顯著回升。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 年出欄生豬頭均盈利 214 元,較 2023 年增加 290 元;同時,公司生豬出欄量也有所增長。牧原股份在 2024 年生豬養殖成本實現大幅下降。
2024 年,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7160.2萬頭,銷售收入達1362.25億元,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出欄目標。截至 2024 年末,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51.2萬頭。在 3 月 19 日的投資關系活動記錄中,牧原股份透露,結合行業發展、市場及自身經營狀況,預計 2025 年商品豬出欄量將達到 7200 萬頭 - 7800 萬頭,仔豬出欄量為800萬頭 - 1200萬頭,這一增長預期為公司未來盈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在成本改善方面,2024 年,受益于生產成績改善以及飼料價格下降,牧原股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從1 - 2 月的15.8 元 /kg 降至年底的13 元 /kg 左右,全年平均成本約為 14 元 /kg,2025 年 2 月更是進一步下降至 12.9 元 /kg。成本的持續下降直接轉化為公司利潤的增加,同樣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與投資價值。
在屠宰肉食業務方面,牧原股份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持續優化客戶與產品結構,提升運營質量。頭均虧損從2023年的70元降至2024年的50元左右,并于 12月實現單月盈利。
對于投資人關注的降本進展與路徑,牧原股份在 3 月19 日與機構交流時表示,公司在2024年12 月達成了年底 13 元 /kg 的成本目標,此前提出的 600元降本空間已實現過半。且公司當前養殖成績與管理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025 年成本目標設定為全年平均 12 元 /kg。這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健康管理。去年冬季,公司在非洲豬瘟防控上成效顯著,為 2025 年整體生產穩定奠定了基礎。健康的豬群是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的關鍵,為公司的持續盈利提供保障。
二是種豬育種。通過打造種豬選育平臺,充分挖掘豬的生長潛能,改善豬肉品質,提升每頭豬的盈利水平。優良的種豬基因有助于提高養殖效率,增加公司收益。
三是營養配方。公司持續推廣低豆日糧應用,在合成生物領域加大投入,為后續飼料成本下降提供支撐。合理的營養配方能夠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四是智能化應用。借助智能化提升標準化管理能力,縮小人員能力差異,進而帶動整體成本下降。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穿越周期實現跨越式增長
成長和價值屬性都在增強
養豬行業是典型性的周期性行業,牧原股份從事養豬業30 余年,經歷約 7 個豬周期。從公司發展看,牧原股份成功穿越豬周期并實現跨越式增長,上市至今出欄量增長38 倍至7160 萬頭,市值增長23倍至2081億元,2024 年生豬出欄市占率10.2%。
公司董事長秦英林稱,牧原股份關注周期但不盲目追逐或賭博式押注,大致把握周期走勢即可。關注周期價格波動易陷入誤區,牧原股份做的就是聚焦于提升養豬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品質,掌握確定性因素,不被價格和周期干擾。
202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未來公司將持續降低資產負債率水平及整體負債規模,2025年公司的目標是將整體負債規模降低100億元左右。
近期,中金公司研究報告顯示,牧原股份的成長和價值屬性都在增強。從成長屬性角度看,一方面是出欄產能超額增長可期,成本優化利潤增厚。另一方面,牧原股份資本開支高峰已過且穩步收斂,遠期折舊邊際下行。牧原股份預計,2025年資本開支金額為90億元,其中豬舍升級改造為30億元,鄭州產業園及育種平臺建設為40億元-50億元。未來具體資本開支規模,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及經營情況進行調整。
在價值屬性方面,2024年,牧原股份固定資產折舊首次超過了資本開支,牧原股份表示,這標志著公司正式邁入現金流收獲期。2024年牧原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75.4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79.50%,資產負債率降至58.68%。
此外,公司回報股東的分紅能力和意愿均在增強。公司在2024年已上調現金分紅比例從20%至40%,強化股東回報。
3月19日,公司同步公告2024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及 2025 年中期分紅規劃。2024年擬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5.72 元、分紅總額 30.83 億元,疊加前三季度已分紅 45 億元、2024 年度股份回購金額 10 億元,2024 年度公司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總額達 86 億元、占 2024 年凈利潤的 45%,股息率約3.66%。
雖然公告中的2025年中期分紅方案并未提出具體數據,但根據《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3 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公司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符合利潤分配的條件下制定 2025 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在保證公司能夠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當年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以未來實施分配方案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現金分紅金額不超過相應期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此舉彰顯了公司對2025年持續盈利的信心與對股東的高度負責態度。
服務社會是立身之本
高質量發展保障肉盤子
牧原股份始終將服務社會奉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宗旨,在專注提升養豬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品質且排除周期干擾、牢牢把握確定性因素的同時,積極投身于社會服務,并將此作為企業立身之本。
2024 年,牧原股份發布的 ESG 報告彰顯了其堅定的可持續發展決心。公司秉持開放共享、創新發展的理念,圍繞豬肉價值鏈以及利益相關方的多元需求,明確樹立了 “誠信合規經營、食品安全、綠色低碳、合作共贏、關懷員工、造福社會” 的 ESG 戰略定位,進一步細化出六大關鍵可持續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全面落實,力求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協同共進,為行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質量安全管理領域,牧原股份借助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構建起精準高效的管理監督機制,精心打造 “711” 全產業鏈食品安全與質量保障體系。該體系從源頭投入品、飼料供應,到養殖生產、檢驗檢測,再到生豬銷售、終端屠宰肉食以及市場流通,構建起一套全方位、全流程的可追溯體系,確保整體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清晰可知、切實可控,有力守護了消費者手中“肉盤子”的安全。
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牧原股份在全產業鏈積極推進綠色轉型。公司制定了中長期減碳規劃,明確減排路徑,從原料端、生產端到消費端,持續加大工藝技術創新與管理改進力度。通過低碳飼養、種養循環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塑造畜牧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為行業綠色發展樹立了典范。
牧原股份深知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致力于通過機制創新助力員工成長,為員工構筑幸福家庭。2024 年,公司創新完善養殖技工薪酬方案,讓每一位養殖技工都清楚明晰獲取高薪的途徑,并在管理、技術、硬件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助力員工養好豬、實現高薪夢想。隨著創新機制深入落實,員工的創造力與執行力被充分激發,部分優秀員工薪酬實現翻倍,甚至達到2 萬元-3 萬元,用心拓寬員工幸福人生的高度。
與此同時,公司不斷拓展和完善員工福利體系,全面覆蓋“衣、食、住、行、用、育、康、情、財”等九大關鍵領域,不僅切實解決員工子女教育需求、設立獎學金,還持續開展母子工程、托管服務、研學、家屬開放日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愛延伸員工家庭幸福的深度。
此外,牧原股份始終秉持 “發展到哪里,就將福祉帶到哪里” 的原則,充分發揮產業引領帶動作用,重點聚焦就業帶動,助農增收,產業互聯,通過共享技術、共享資源,與農民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牧原股份連續第12年披露 CSR/ESG 報告。牧原股份既是綠色發展的積極踐行者與受益者,更是綠色發展的創新推動者與創建者。公司始終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美味優質的產品,為員工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攜手各方共創美好未來。牧原股份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環保不僅不會增加企業成本,反而能有力推動業務穩健發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