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閔曉強
編輯:李 鑫
國慶節前最后一周在政策利好的組合拳烘托下,二級市場出現了久違的暴漲行情。不過,由于在此前的行情中挖坑太深,目前2024年至今已經有208只基金遭遇清盤黯然退場。此外,發布了清盤預警的基金也有多只:其中9月以來,建信鋒睿優選就發布了兩份清盤預警公告。
從公開的數據系統來看,建信鋒睿優選成立于2023年的12月7日,目前成立時間尚且未滿一年,并且在度過封閉期后打開至今僅披露了一次二季報,6月30日時的產品規模就僅余下0.34億元。從對外披露的公告看,其在6月份發布過兩次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9月份又發布了兩次同類型的清盤預警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成立還不到一年,該基金已經出現了一次基金經理變更,從首發基金經理姜鋒變成了現任的蔣嚴澤。
建信鋒睿優選買藍籌也難奏效?
先看蔣嚴澤的簡歷,天天基金網顯示,目前他擔任基金經理接近兩年時間:2015年1月加入建信基金研究部,歷任助理研究員、初級研究員、研究員、策略研究主管、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助理職務。2022年10月14日擔任建信恒久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4年4月1日擔任建信鋒睿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作為公開管理的第二只產品,目前他的任職總回報大約為2%,第一份公開的財報—二季報曝光了基金經理的建倉思路,6月30日時基金的股票倉位約為65.18%;前三大重倉股的占比都超過了5%,對比看后七大重倉股的占比卻均不到4%。在重倉股三強中,工商銀行、騰訊控股和農業銀行榜上有名,它們在年內的漲幅也均超過了30%,但隱憂在于目前股市轉入全面政策牛階段,以銀行為代表的高股息板塊就沒有那么搶眼了。
再看后面的重倉股,從第四重倉股的寧德時代開始,紫金礦業、萬華化學、南山鋁業、振華股份和美團—W都是在投資者中具備相當知名度的公司。相對而言,十大重倉股中讓投資者相對陌生的是新材料公司聚合順。
資料顯示,聚合順是于2020年6月18日上市的,公司是集聚酰胺6切片(又稱“尼龍6切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是石油煤炭的衍生品,通常為白色顆粒狀,產品覆蓋下游尼龍纖維、工程塑料和薄膜三大領域。不過,從二級市場的漲幅來看,該股年內僅上漲6.31%,也是十大重倉股中漲幅最小的公司。
基金經理在季報中表示:“本基金在二季度完成建倉、倉位配置已達到合同要求。在順周期邏輯下,持有資源品和大金融板塊,同時增配漲價品種、關注電子行業細分領域的輪動機會。同時,本基金也高度關注港股市場的龍頭機會,目前對港股市場的科技、資源、制造等領域龍頭公司進行配置、基本保持對指數權重的標配狀態,后續將擇機加大港股配置,并提升集中度,重點關注港股資源品和中字頭公司機會。”
同時在季報中也做了風險提示:“本報告期內,自2024年4月29日至2024年6月28日,本基金基金資產凈值存在連續2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從成立以來的規模變化看,最大的縮水實際出現在今年一季報,或許和明星基金經理姜鋒卸任該基金有關。
陶燦和姜鋒之后,建信基金新權益一哥尚需觀察
除去建信封睿優選外,當前蔣嚴澤所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是恒久價值混合,這也是他所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不過管理接近兩年時間后,他所取得的任職回報僅僅約為-26.21%,因此他很難成為建信這家老牌權益類公募的一哥首選。
就公司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來說,長期為外界所熟知的基本是陶燦、姜鋒和王東杰等三人。作為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目前的任職時長已經超過了13年,當前在管的基金也是達到了5只,他最近所卸任的一只基金恰好是建信恒久價值。但曾經的雙百基金經理如今也是今非昔比,半年末時所管理基金的合計規模約為69.37億元。從今年的成績來看,最新年內只有一只基金實現了正收益。
第二位要說的是姜鋒,這位累計任職接近13年的老將如今已經卸下了教鞭。5月31日,建信基金權益老將姜鋒官宣離職,告別17年老東家。姜鋒卸任的6只基金中,有的成立不滿一年,有的剛成立新份額。
規模最大的建信健康民生在上半年被整體凈贖回達0.86億份,內部員工持有總份額也由118.88萬份降至24.97萬份,贖回比例達79%。除了姜鋒本人將原先持有的50至100萬份全部贖回以外,機構投資者的持有份額從1.36億份降至0.69億份,贖回比例為49.26%。
第三位要說的是累計任職大約9年半的老將王東杰,他也是嘉實基金名將常蓁的老公,今年到目前所管的4只基金都實現了至少8%一線的回報,但問題是半年末它們的規模大約是31億元,或許至少說明了在渠道和基民中的品牌影響力尚需打造。
目前來看,建信基金恐沒人能勝任新權益一哥的位置,后續公司將如何安排應對,我們拭目以待。